摘要:颜真卿(709—784)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以“颜体”楷书闻名,其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其楷书初学褚遂良,后受张旭影响,晚年形成独特风格,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
颜真卿(709—784)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以“颜体”楷书闻名,其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其楷书初学褚遂良,后受张旭影响,晚年形成独特风格,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
颜真卿的楷书风格与徐浩有渊源关系。徐浩(703—782)是颜真卿的前辈,其书法早年清秀,后趋于精巧,代表作有《不空和尚碑》等。徐浩书法受家学影响,兼善诸体,其风格对颜真卿有重要影响,颜真卿早期作品如《郭虚已墓志》与徐浩风格相近。
颜真卿《郭虚己墓志》
徐浩(703—782)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字季海,出身名门,官至工部侍郎,书法以楷书见长,传世作品有《不空和尚碑》《大证禅师碑》等。其书法严谨整肃,用笔沉著,结体稳健,对唐代楷书发展有重要影响。
《不空和尚碑》是唐代书法家徐浩的代表作之一,建于唐建中二年(781年),位于长安,现藏于西安碑林。碑文由严郢撰,记载了印度高僧不空三藏的生平与业绩,是研究佛教密宗传播及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献。徐浩以79岁高龄书写此碑,其书法端庄秀逸、温厚敦厚,笔力沉着厚重,自成一家,对后世书法发展有重要影响。碑文内容详述了不空和尚在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的贡献,以及其在佛教经典的翻译与传播方面的成就。
来源:茶眼看陕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