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工大虽然是C9,但是与北航都是985这个层级的,毕业后的就业机会是一样的。北航的保研率是47%,哈工大的保研率是36%。从地理位置来看,全国的互联网大厂、电子信息产业的总部或者中心基本都在北京。哈工大、西工大的军工特色更明显,北航的机会更多,除了进入军工企业
刷短视频的时候,连续刷到了两个主播谈到哈工大和北航的选择问题。
1、主播1给出了这么几个观点:
两所大学的航空航天领域的实力都非常强。哈工大侧重于卫星的研发制造,载人空间站、深空探测和月球探测北航侧重于火箭领域的研发、大飞机研发等。2、主播2给出的观点是,在专业相同的情况下,我会选择北航。
哈工大虽然是C9,但是与北航都是985这个层级的,毕业后的就业机会是一样的。北航的保研率是47%,哈工大的保研率是36%。从地理位置来看,全国的互联网大厂、电子信息产业的总部或者中心基本都在北京。哈工大、西工大的军工特色更明显,北航的机会更多,除了进入军工企业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平台可以选择。3、在视频的评论区,网友们也是直接掐架了,各抒己见,争执不下:
这样比一下就可以了,哈工大搬家到北航旁边,或者北航搬家到哈工大旁边,看看会发生什么,就知道哪所学校强。美国U.S.News给出的中国工科大学30强的排行榜上,哈工大排在第5名,北航排在第17名。北航保研、专业及就业宽度、地理位置优,哈工大西工大家国情怀更浓,军工略胜一筹。航天哈工大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航天这一块哈工大能把北航按在地上摩擦几百个回合!航天选哈工大,航空选北航。别扯犊子了!北航没有发射过卫星,没有发射过火箭?北航不仅能上天,还能入海。哈工大是C9,北航至少差了一个层级。哈工大的卫星跟火箭是绝对的第一,北航在航空方面可以,哈工大在航天领域绝对是YYDS!呵呵,真是应了那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服谁。那么,对学霸级别的考生来说,哈工大和北航究竟怎么选择呢?我们接着往下聊吧。
为了统一口径,在这里我用山东省作为样本省份,看看2025年这两所大学在山东省的录取数据情况。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数据分析
2025年北航在山东省设置了19个本科招生专业,全省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布在645分-676分之间,全省最低录取位次分布在4602-452之间。
最受考生欢迎的5个专业以及录取分数线分别是:
工科试验班类(未来空天领军计划)676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学生培养计划)675分、人工智能(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674分、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673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673分。
2、哈工大的录取数据分析
(1)哈工大校本部的录取数据分析
2025年哈工大校本部在山东省设置了11个本科招生专业,全省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布在605分-677分之间,全省最低录取位次分布在21106-426之间。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哈工大校本部录取分数线之所以拉垮了,是因为有5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缘故。
最受考生欢迎的5个专业以及录取分数线分别是:
工科试验班(AI院士特色班)677分、工科试验班(尖班)676分、工科试验班(自主智能系统院士特色班)675分、工科试验班(港大优学班)673分、工科试验班(院士特色班)670分、工科试验班(未来技术拔尖班)670分。
(2)哈工大威海校区的录取数据分析
2025年哈工大威海校区在山东省设置了4个本科招生专业,全省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布在607分-648分之间,全省最低录取位次分布在20314-3904之间。
这4个专业以及录取分数线分别是:
工科试验班(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拔尖班)648分、工科试验班(AI加先进技术领军班)630分、智能材料与结构(中外合作办学)610分、船舶与海洋工程607分。
(3)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录取数据分析
2025年哈工大深圳校区在山东省设置了1个本科招生专业:
工科试验班(计算机与电子通信)664分,全省最低录取位次是1390。
通过上述这些录取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现象呢?
2025年北航与哈工大(含三大校区)在山东录取数据显示,顶尖前沿工科成高分考生首选,哈工大校区分层显著,北航专业热度均衡,19个专业最低分645-676分,热门专业报考的热度均衡。
两校最受追捧的均为顶尖工科试验班、AI、计算机等专业,并且多关联精英培养项目,录取分普遍超670分。哈工大校本部“AI 院士特色班”677分,北航“未来空天领军计划”676分,核心专业认可度不相上下。
哈工大三大校区的梯度很清晰,校本部因5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拉低分数线至605分,核心专业却达670-677分;深圳校区依托区位与热门学科,664分的工科试验班居中间档;威海校区门槛最低,最高分648分、最低分607分。中外合作办学虽然成为低分进名校的路径,但录取分数是远低于其核心专业的。
1、毕业生的薪酬情况是一所大学就业质量的重要反映指标。
我找到了智联发布的一份有3年工作经验的人才平均月薪TOP50的高校榜单,在这份榜单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12764元,排在第1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12199元,排在第12名。在这份榜单上,旗鼓相当,不分上下。
在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12193元,排在第16名;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12425元,排在第11名。
在薪酬网发布的《2024年综合类大学平均薪酬排行榜》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8021.75元,排在第86名;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是9079.36元,排在第15名。
根据薪酬网官方称,这份榜单可是耗时900人工时完善算法,得出的一个专业级的计算榜单。从这一点来看,这份榜单好像更权威。但是智联发布的那份有3年工作经验的人才的平均月薪排行榜也挺具有说服力的。
从整体来看,哈工大毕业生的平均薪酬好像略高一筹。
2、哈工大和北航毕业生就业分析
作为国防七校,都是工信部直属的高校,很多数据是涉密的,不适合面向社会公开的。在央视有个栏目中,哈工大的一位副校长曾经半开玩笑地说,哈工大的毕业生毕业以后就会失联。意思很明显,他们的行踪去向是保密的,因此刚才分析的毕业生平均薪酬也只能是一种参考了,估计很多毕业生的单位是不公开的,薪酬当然也就无法统计到了。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就业概况
从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分布来看,北航毕业生超5成留在北京就业,其次是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地。
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来看,流向民营企业的人数占比是35.78%,国有企业占28.45%,高等教育单位占23.17%,三资企业占3.91%,机关占3.06%,科研设计单位占2.72%。毕业生广泛就业于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知名企业和科研单位。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都是北航毕业生的主要签约单位。
北航毕业生升学率较高,2024届本科毕业生的升学率高达86.92%,几乎都进入了国内外排名顶尖的院校就读,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学术探索的空间。
(2)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就业概况
哈工大是国防军工院校,作为“国防七子”之首,部分专业科技含量非常高,毕业生可能会进入一些保密性很强的单位工作,从事涉及国家机密的工作,所以不能随便透露自己的工作信息,包括工作单位和具体工作内容等。因此只能大致了解一下。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看,近40%的毕业生到国资委央企及世界500强企业就业,毕业生重点领域就业占比已连续10年保持在80%以上。签约人数名列前茅的单位有中国建筑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国家电网、华为等。
从毕业生的地区分布来看,70%左右的毕业生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发展区域,同时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到基层一线就业,主流向山东省、辽宁省、浙江省等地。
根据校方公开的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显示,7成左右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求学深造,3成左右的本科毕业生签约就业,其中有36.68%进入国企,31.97%进入高等教育单位,20.7%进入其他企业,5.59%进入机关就业,2.62%进入外资企业就业。
哈工大与北航的“江湖之争”,本质是顶尖工科强校的特色差异化比拼,而非绝对的强弱之分。从核心实力看,两校在航空航天领域各有专攻,哈工大的航天深空探索优势突出,北航的航空与火箭研发实力强劲,核心专业认可度不相上下。
录取数据与就业表现进一步印证了两校的层级对等,顶尖工科试验班分数均超670分,毕业生薪酬旗鼓相当,并且均是国防军工与高端制造领域的人才高地。
我觉得在哈工大和北航之间进行取舍的话,关键在于个人的职业规划。如果倾心航天硬核领域、认可C9平台,哈工大是不二之选。如果偏好航空方向,且想依托北京区位拥抱多元发展的机会,北航的优势更加明显。
来源:松子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