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驻村工作启动以来,辽宁省地震局驻村工作队始终锚定“党建引领、问题导向、民生为本”核心方向,以“数字赋能、服务为民”为工作抓手,深耕乡村基础数据建设,精心擘画乡村振兴发展蓝图,用实打实的帮扶成效赢得了白相屯村群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自驻村工作启动以来,辽宁省地震局驻村工作队始终锚定“党建引领、问题导向、民生为本”核心方向,以“数字赋能、服务为民”为工作抓手,深耕乡村基础数据建设,精心擘画乡村振兴发展蓝图,用实打实的帮扶成效赢得了白相屯村群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此前,白相屯村在推进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受困于基础数据零散、地理信息更新慢、动态管理效率低等痛点,林地、水域、道路等空间信息不精准,对灾害预警、基建规划等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驻村工作队在全面摸排、深入评估后,以“无人机遥感技术”为核心突破口,结合高精度的航拍和GIS系统分析,将村里的地形、土地使用、道路分布、房屋设施等关键信息,都动态、准确地收集起来,重新梳理村里的数据体系,成功搭建起了“空天地一体”的数字管理基础框架。
高效破题,实干为要。驻村工作队仅用10天时间,便完成了对白相屯村8个村民小组及重点区域的厘米级航拍采集工作。此次采集累计获取正射影像16幅、三维建模影像8幅、高清实拍影像3300张,全面覆盖基础设施点位、乡村治理重点区域、灾害隐患监测点、应急疏散场地等核心要素,为后续工作筑牢数据“第一手资料”。
在GIS分析与专题图绘制阶段,工作队严格践行“横向协同、纵向较真”工作准则,对外主动对接林业、农业等职能部门,打破各部门之间的数据“隔阂”,把不同来源的数据深度整合,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对内联合村“两委”干部,逐户、逐项核实村民人口信息、土地确权档案、基础设施现状、环境治理成效、数字化设施覆盖情况等基础数据,确保每一组数据都真实准确、没有差错,为数字乡村建设打下了牢固的“数据基础”。
此次制作的村级遥感影像图集,不仅为白相屯村乡村治理、产业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优化提供了直观可感、精准可用的数据支撑,更有效填补了乡村精细治理领域的“数据空白”,为乡村振兴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既是科技力量下沉基层、赋能治理的生动实践,更是驻村帮扶从“输血式”支援向“造血式”赋能转变的创新探索。
下一步,辽宁省地震局驻村工作队将持续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推动村级数字图库与智慧农业管理、灾害预警防控等场景深度结合,让科技红利切实惠及田间地头,为白相屯村乡村振兴之路插上“数字化翅膀”。
供稿:驻村工作队 于 浩
发布:曾冠男
警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