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绘新景 荒山变成“黄金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8 11:09 1

摘要:春日暖阳倾洒在开江县新宁镇袁家坪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西梅树绽放着洁白花簇,微风轻拂,花枝随风摇曳。53岁的陈诗林伫立在这片果园中,感慨万千:“正是这一株株西梅树,把曾经无人问津的荒山,变成了村民致富增收的‘黄金地’。”

春日暖阳倾洒在开江县新宁镇袁家坪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西梅树绽放着洁白花簇,微风轻拂,花枝随风摇曳。53岁的陈诗林伫立在这片果园中,感慨万千:“正是这一株株西梅树,把曾经无人问津的荒山,变成了村民致富增收的‘黄金地’。”

黄桃意外“出圈”

奠定产业根基

2014年,在外漂泊闯荡多年的陈诗林返回故乡。映入眼帘的成片荒地深深刺痛了他,一个大胆设想在心中油然而生——让这片荒山重焕生机,成为乡亲们的财富源泉。他雷厉风行,迅速成立开江县诗林专业合作社,在袁家坪村开启了满是挑战与希望的创业征程。

起初,陈诗林一心只想种植西梅。常年在新疆打拼的他,对当地西梅种植印象深刻,坚持这是个能在家乡开花结果的好项目。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当时种植西梅的条件尚不成熟。一次机缘巧合,他尝试种植黄桃,没想到,这一试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黄桃在袁家坪村的土地上茁壮成长,市场反响热烈,带来颇为可观的收入。这不仅让陈诗林掘到创业的“第一桶金”,也为后续其他产业的发展筑牢了根基。

产业多元并进

共绘致富蓝图

在陈诗林的不懈努力下,历经十余年发展,如今的合作社已焕然一新。除黄桃外,西梅和脆李也在这片土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药材黄精和铁皮石斛,为合作社增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场内,猪肥体壮,处处呈现出丰收景象。

黄桃和西梅树下,嫩绿的黄精成片生长,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间。而铁皮石斛的种植,得益于袁家坪村优质的自然环境——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平时,铁皮石斛管理相对轻松,仅在采花和采鲜条时用工量较大,每天需30余人,这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村民李祝俊笑着说:“在家农活忙完,来这儿给西梅树搭棚,一天能挣120元,中午还有饭吃,日子比以前好多了。”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当地村民人均增收5000余元。合作社积极推广“政府引导、集体支持、公司主导、农户合作”模式,免费为村民提供果树苗、药材苗,开展技术培训,签订保护价回购协议,让村民毫无顾虑地投身产业发展。

政策服务保障

产业蓬勃发展

曾经,交通与基础设施的短板严重掣肘袁家坪村的发展。狭窄道路致使农产品运输困难重重,用水不便和水果保鲜难题也制约着产业壮大。新宁镇政府积极作为,向上争取,将袁家坪村道路纳入美丽乡村路建设项目,目前已拓宽至6米,水稳层施工正在稳步推进,通车指日可待。同时,新建7座蓄水池,满足了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还协助建设冷库,解决水果保鲜难题。

除基础设施改善外,新宁镇还在项目资金、品牌推广、销售渠道等方面持续发力。在项目资金支持上,整合资源,完成7.8公里产业路、6口山坪塘、1个沼气池等建设。品牌推广建设方面,开展“线上+线下”双轨宣传,对接主流媒体与自媒体,举办主题采摘季活动,不断扩大“新宁黄桃”等品牌影响力。销售渠道拓展上,借助云上新宁、中国邮政等平台开展助农直播,以“互联网+”模式拓宽销路。

如今的袁家坪村,在政府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产业蓬勃发展,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阔步迈进,有望成为令人向往的“诗与远方”,书写更多精彩发展篇章。

来源:琳的后花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