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墨子绿色与和平奖”揭晓,曾孝濂、VERN、蓝色循环获奖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2 04:48 1

摘要:2025年9月21日,是第44个“国际和平日”,2025年联合国国际和平日以“即刻行动,建设和平世界”为主题,呼吁全球凝聚共识、共促和平。当前,全世界和平的珍贵性与脆弱性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中国始终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庄严承诺。

2025年9月21日,是第44个“国际和平日”,2025年联合国国际和平日以“即刻行动,建设和平世界”为主题,呼吁全球凝聚共识、共促和平。当前,全世界和平的珍贵性与脆弱性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中国始终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庄严承诺。

当天下午,第十四届“墨子绿色与和平奖”在“第十四届墨子绿色与和平奖评选活动”微信群发布。活动的宗旨是彰显中国古代圣贤墨子的“节用”、“节葬”、“非攻”和“兼爱”思想,用历史照见现实,呼吁人们积极行动起来,爱护绿色,呵护和平,参与慈善,践行公益,创造一个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经过“墨子绿色与和平奖”地球公民评审团成员向炜、汪漪、周汝尧、忻皓、黄晓林、文奇、李理、张涓、杨洛新、叶权锋、张云强、郭彦飞、石羽白(董瑞德)、陈建钧、杨喜平、严辉飞、余东岳(余岳来)、陶康华、王军城、刘浩、林进、梁栋、柳海龙、苏韬、郑乃员、黄光玲、汪文斌、王鹏、吴雪红、贾建友、孙俊杰、刘德天、黄蕉风、李广华、崔壬杰、杨继斌、陈耀云、郭发平、孙君、宋克明、杨建南、崔志如、李存修、向与(人与)、叶雪威、黄明、陆宏、陈济安、陈祖伟、徐新桥、叶炘睿、麻绍勤、王刘瑜、孙麟、王晨琛、叶方舟、胡杨汾等57人投票(张明秀、乔乔、石爽人因超过投票时限,投票不计入总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级画师曾孝濂以54票,德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机构(VERN)和蓝色循环(中国)以47票获第十四届“墨子绿色与和平奖”。其他候选者的票数如下:罗马尼亚环境守护者加布里埃尔•保恩(Gabriel Paun)45票、印度生态学家马达夫•加吉尔(Madhav Gadgil)43票、喀麦隆环保人士塞西尔•比比安•恩杰贝特(Cécile Bibiane Ndjebet)42票、南非科技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ouncil for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41票。

“墨子绿色与和平奖”创设于2012年,由垃圾洲洲长,绿色与和平艺术家、活动家、旅行家叶榄发起,是首个以民间视角面向世界评选的环保和平奖,体现民间社会对世界环保与和平的美好愿景,传递保护地球生态、维护世界和平的关切与责任。该奖秉承民间的力量、公益的精神、绿色的理念,遵循国际性、民间性、独立性原则,整个评选过程全部在网络上进行。目前该奖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四届,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反响,有史上最简约最透明环保和平奖之誉,奖品也被称为“最纯奖品”。

十四年来,参与该奖评审的成员多达数百人,他们中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项目官员、奥运冠军、国际维和勋章获得者、国际电影节影帝、中国国家形象片入选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众多人士。联合国原秘书长安南、潘基文,联合国和平使者珍妮.古道尔,德国原总理默克尔,中国公益组织自然之友、壹基金、中国控烟协会、西部爱心社、青爱工程、绿色浙江、大爱清尘、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宝贝回家、中华素食协会、千岛湖自然农法生态村,中国人张仁杰、张正祥、郑乃员、乔乔、张昕宇、梁红、陈行甲、周晋峰、曹德旺、朱仁民、任晓媛等从联合国到草根社会的个人和机构先后获奖。从第十一届开始,“墨子绿色与和平奖”评选做出较大调整,利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和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9.21国际和平日、11.25国际素食日四个全球纪念日,开展启动、发布、揭晓、颁奖活动,力求充分体现公众参与和时空联动。

“网上发布低碳环保,完全做到了零碳排、零污染、零成本,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理念。未来,墨子绿色与和平奖会更多采用网上启动、发布、揭晓、颁奖的形式,反对奢华,倡导极简,传承墨子思想,坚守生态文明与和平兼爱的初心。”叶榄表示。(文/春东)

相关链接:

第十四届“墨子绿色与和平奖”获奖者事迹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级画师曾孝濂,86岁,他历时45年参与编纂《中国植物志》这部世界最大植物志书,绘制2000余幅科学画作。其艺术成就涵盖《云南百鸟图》等十余部画册,以及《杜鹃花》《君子兰》等系列邮票设计,被誉为"中国植物画第一人"。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并在美、日等国家展出。他用画笔架起科学与艺术的桥梁,以精准的植物描绘推动科普传播,成为自然界的杰出"代言人"。

德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机构(VERN)专注于保护濒危农作物。成功复活了1960年代消失的香槟黑麦,现已在德奥形成产业链。保存2000余种稀有品种,建立"豆科植物网络"连接产业链,并通过活体保护方式维持种子活性。30年来,通过恢复传统品种推动有机农业,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示范,其种质资源库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

蓝色循环(中国)凭借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追踪并监控塑料污染的整个生命周期,涵盖收集、再生、再制造、再销售等各个环节。成立至今,蓝色循环已经收集了超过1.07万吨海洋垃圾,成为中国最大的海洋塑料废物回收项目。曾荣获“地球卫士——商界卓识奖”。

第十四届“墨子绿色与和平奖”其他候选者事迹

罗马尼亚环境守护者加布里埃尔•保恩(Gabriel Paun)是非政府组织Agent Green的创始人。自2009年以来,通过揭露欧洲最后一片老龄林遭到破坏和非法砍伐的情况,Agent Green组织一直致力于保护喀尔巴阡山脉数千公顷范围内珍贵的生物多样性。保恩曾因记录某地区的森林砍伐情况而遭到死亡威胁和人身攻击,这一地区对当地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支撑着包括猞猁和狼等生物在内的独特生物多样性。曾荣获“地球卫士——激励与行动奖”。

印度生态学家马达夫•加吉尔(Madhav Gadgil)数十年来,他通过研究和动员社区参与的方式保护人类和地球。从对州和国家政策进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环境影响评估,到基层环保工作动员,加吉尔的努力极大地影响了公众舆论和官方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在独特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生态脆弱的印度西高止山脉地区,他所做的工作意义重大,因而闻名于世。曾荣获“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

喀麦隆环保人士塞西尔•比比安•恩杰贝特(Cécile Bibiane Ndjebet)坚持不懈地倡导非洲妇女获得土地所有权,这项权利是她们恢复生态系统、消除贫困、减缓气变的关键。她领导的工作也对20个非洲国家森林管理中的性别平等政策产生了影响。曾荣获“地球卫士——激励与行动奖”。

南非科技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ouncil for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利用尖端技术和多学科研究进行创新,以解决塑料污染等问题。在寻找传统塑料的可持续替代品,为当地制造业和经济发展创造机会以及测试塑料的生物降解性方面,科技与工业研究理事会发挥了先锋作用。曾荣获“地球卫士——科学与创新奖”。

来源:yelan369叶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