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于东来在评论区再惹风波,731上映是铭记历史,他怎能这样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05:39 1

摘要:9月18日,是刻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的特殊日子。这一天,历史题材电影《731》的上映,让无数观众再次将目光聚焦于那段山河飘摇、先辈浴血的岁月。对每一位中国人而言,这个日期与这部影片的相遇,既是对苦难历史的深刻回望,对牺牲先辈的深切悼念,更是对“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9月18日,是刻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的特殊日子。这一天,历史题材电影《731》的上映,让无数观众再次将目光聚焦于那段山河飘摇、先辈浴血的岁月。对每一位中国人而言,这个日期与这部影片的相遇,既是对苦难历史的深刻回望,对牺牲先辈的深切悼念,更是对“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信念的坚定重申——铭记历史不是沉湎过去,而是为了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传承先辈的精神力量。

近期,围绕《731》的创作意义与历史记忆的传承,社会各界展开讨论,部分公众人物的相关言论也引发关注。其中,于东来关于“传播美好比传播仇恨更能使人走向光明”的表述,因与大众对历史题材作品的认知存在差异,引发了广泛探讨。事实上,《731》《南京照相馆》等历史题材影片,以影像为载体还原历史场景,并非所谓“传播仇恨”,而是通过真实呈现先辈在苦难中的抗争与牺牲,让当代人直观感受和平的沉重分量,这份对历史的正视,是对先辈的告慰,更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方式。

14年抗战岁月里,无数先烈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他们在极端困苦中坚守的信念、在生死考验中展现的气节,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历史题材作品的价值,正在于将这些不应被遗忘的记忆具象化:当观众在银幕前看到先辈们承受的苦难,感受到的不仅是悲痛,更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警示,是“唯有自强方能自立”的清醒认知。这种对历史的敬畏与铭记,从来不是对过去的“仇恨延续”,而是对未来的“责任担当”——正是因为知道先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我们才更懂得珍惜当下的国泰民安,更明白要以行动守护民族的尊严与发展。

铭记历史,最终要落脚于当下的行动。先辈们用牺牲换来的和平,需要我们以奋斗去守护:学子们潜心向学,为国家发展积蓄知识力量;劳动者在岗位上恪尽职守,以“螺丝钉精神”贡献微光;每个普通人坚守正道、传递温暖,都是对先辈遗志的继承。正如大阅兵中那辆象征着未竟使命的1949号车所昭示的:先辈们的理想正在我们手中变为现实,这份接力,容不得丝毫对历史的轻慢与曲解。

历史题材影片的意义,在于为当代人与历史之间搭建一座对话的桥梁。走进影院观看《731》,不是为了沉浸于痛苦,而是为了与先辈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告诉他们,他们守护的山河如今安稳,他们期盼的国泰民安已然实现,他们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行的灯塔。任何试图淡化历史、曲解记忆的言论,都无法动摇中华民族对历史的集体认知,更无法阻挡我们传承先辈精神、奋勇向前的步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先辈的光芒始终照亮前路。让我们以《731》这样的作品为镜,不忘来时之路,不负先辈之望,在和平年代里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以每一份微小的努力汇聚成民族复兴的力量,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铭记,对先辈最好的致敬。

来源:吉棠说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