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银行铜陵分行积极开展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1 20:14 1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关于开展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的部署要求,徽商银行铜陵分行积极行动,于9月15日正式启动金融教育宣传周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关于开展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的部署要求,徽商银行铜陵分行积极行动,于9月15日正式启动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全面助力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储著传 摄

活动开展前,徽商银行铜陵分行便精心筹备,成立了以分行行长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主动承担起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通过细致的部署和筹备工作,分行统筹推进辖区内各营业网点的宣传方案落实,营造出各支行、各部室积极参与、协同配合的良好氛围,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活动推进过程中,徽商银行铜陵分行结合自身实际,制作了丰富多样的宣传材料,在各网点设立宣传点,并安排专业咨询员,向来往群众宣讲国家金融惠民政策,普及各类金融产品的基础知识,帮助群众更好地理解金融服务。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融合的宣传模式,不仅在网点LED屏滚动播放活动宣传口号,还借助微信、报纸等渠道发布活动信息,将个人信息保护、防范非法存贷款中介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知识传递给大众,切实增强社会公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开展“风险提示送上门”活动,将金融教育宣传的触角延伸至社区。工作人员走进金口岭社区,通过发放宣传折页、现场讲解等方式,向社区居民普及金融知识,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群体,重点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个人信息保护、存款保险等内容,耐心解答居民在储蓄、贷款、理财等方面的疑问,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此外,徽商银行铜陵分行还着力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教育,要求员工严格执行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目标客户“三适当”要求,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为客户提供专业、合规的金融服务。

今后,徽商银行铜陵分行将坚持把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金融教育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内容,常态化推进金融教育宣传活动。持续组织员工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深入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工作,推动金融知识和风险提示深入基层、直达群众,更好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运用金融知识、合理选择金融产品,为构建诚实、公平、守信的金融行业生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案说险

案例一:老人取款说辞矛盾,银行警觉阻断涉诈风险

年逾六旬的王女士到银行办理5万元现金取款业务。面对柜员询问,她先称“女儿住院急需用钱”,后又改口“用于房屋装修”;当柜员建议通过手机银行转账至医院账户时,她态度强硬坚持取现,引发柜员警觉。

经核查,王女士账户长期仅小额收支,近日却突然转入5万元,且已被银行监管系统标记为“高风险状态”。柜员追问资金来源,王女士支支吾吾、神情紧张。柜员判断其可能涉电信网络诈骗,立即采取账户管控措施并报警。公安机关迅速调查,确认账户涉诈且王女士并不知情,随即冻结涉诈资金并返还受害人。最终,王女士账户成功销户,既避免资金损失,也未沦为“帮信罪”帮凶。

风险提示

不法分子常利用老年人对新型支付方式的认知盲区,以“帮忙转账赚佣金”等话术骗取信任,借其法律知识薄弱实施诈骗。

1.出租、出借、出售银行账户属违法行为,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2.树立正确价值观,拒绝“轻松赚好处费”的诱惑。

3.妥善保护个人信息,不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关键信息。

4.对来源不明的大额资金保持警惕,遇疑问及时咨询银行工作人员。

案例二:客户大额取现购黄金,银行劝导规避诈骗陷阱

客户张女士致电银行,预约取现50万元。沟通中,工作人员发现她对取现用途表述模糊,且提及黄金、美元、装修、旅游、还债等无关词汇,遂心生警觉。

次日张女士到店后称,不久前认识的“网友”告知:线下购买黄金邮寄至指定地址,对方收到后会立即翻倍返钱至其账户。工作人员凭借经验,确认张女士遭遇黄金网络诈骗,随即结合近期电信诈骗典型案例,详细讲解诈骗的表现形式、特点及防范方法,并出示公安机关编发的防范告知书。经耐心劝导,张女士放弃取现,成功避免经济损失。

风险提示

此类“邮寄黄金”骗局有明确特征:网上陌生人无论以何种理由,要求你用自有资金购买黄金等贵价物品,或为他人代购后邮寄至指定地点、允许上门取件的,均为诈骗。请务必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高回报”承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铜陵监管分局

铜陵市银行业协会

徽商银行铜陵分行

来源:铜陵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