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摩尔线程想做的,是把‘电网’铺到每一台中国设备里。”——9月19日,北京后厂村,一位刚开完上市培训会的券商TMT首席私下感慨。再过7天(9月26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将正式审议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若能顺利过会,这家成立仅四年的国产
【前言】
从“一颗国产GPU”到“整条中国算力长城”:摩尔线程全产业链大拆解——谁在做芯片、谁在建机房、谁把显卡塞进你车里的?
【正文】
(仅供信息交流共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知悉)
“GPU就是AI时代的电,摩尔线程想做的,是把‘电网’铺到每一台中国设备里。”——9月19日,北京后厂村,一位刚开完上市培训会的券商TMT首席私下感慨。再过7天(9月26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将正式审议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若能顺利过会,这家成立仅四年的国产GPU公司,将成为2025年A股募资额最大的半导体新股,拟募资80亿元,Pre-IPO估值246亿元。
但“摩尔线程”四个字,早已不只是“一家过会公司”那么简单。它像一块磁铁,把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板卡代工、整机集成、云算力、AI模型、终端品牌、地方政府基金、甚至地铁闸机里的视觉模组,全部吸进同一条产业链。9月19日收盘,A股23只“摩尔线程概念股”总市值合计8734亿元,年内平均涨幅38%,跑赢沪深300指数27个百分点。它们不是“蹭热点”,而是真正把一颗颗国产GPU变成可以跑大模型、可以玩3A游戏、可以地铁刷脸、可以车载泊车的“生产力”。
本文用“一张芯片的旅行地图”做主线,带你从硅片到云,再到你手里的终端,逐站拆解摩尔线程全产业链。每站都给出最新产品、最新订单、最新股价(2025年9月19日收盘),并告诉你谁在偷偷赚“卖水钱”。文章不推荐股票,只做科普,但读完你会明白:为什么一颗国产GPU的上市,能让整条产业链“集体过年”。
关键词:沪硅产业、立昂微、金瑞泓
芯片要旅行,先得“上车”——12英寸硅片。摩尔线程MTT S4000采用7nm工艺,单片面积628 mm²,一颗12英寸晶圆只能切出82颗裸片,良率85%,意味着单片硅片最终产出70颗可用GPU。2025年国内12英寸大硅片总需求750万片/年,国产供应仅110万片,进口替代率14.7%。摩尔线程2026年规划出货60万颗高阶GPU,对应约8600片12英寸硅片,占国产硅片总产能不到1%,但对“国产线”却是价格锚点——只要国产GPU敢用,硅片厂就敢扩产。
代表公司:
1. 沪硅产业:国内第一大12英寸硅片商,2025年上半年出货67万片,同比+46%,7nm级硅片单价1200元/片,毛利率28%。9月19日市值442亿元,年内涨幅+22%。
2. 立昂微:绑定摩尔线程“晶圆级测试”项目,提供硅片+外延片一体化服务,9月19日市值198亿元,年内+31%。
关键词:FinFET、DUV、三层掩膜
摩尔线程MTT S4000的7nm FinFET工艺,目前由中芯南方(中芯国际旗下)和台积电南京厂双轨代工。中芯南方月产能3.5万片,2025年Q2良率爬升至78%,距离台积电南京85%只差7个百分点。由于美国BIS新规把7nm纳入“验证最终用途”清单,摩尔线程必须做“三层掩膜”技术:一层电路、一层水印、一层防伪,确保每一颗GPU都能被溯源。中芯为此新增一条“国产GPU专线”,2026年1月投产,新增月产能7000片,相当于每年60万颗GPU——正好对应摩尔线程2026年销售目标。
代表公司:
1. 中芯国际:7nm收入占比11%,国产GPU专线折旧30亿元,分5年摊销。9月19日市值3064亿元,年内+18%。
2. 北方华创:提供7nm刻蚀+薄膜设备,国产GPU专线采购额18亿元,9月19日市值1722亿元,年内+41%。
关键词:润欣科技、通富微电、长电科技
GPU裸片出来后,得先“打包”——封装。摩尔线程MTT S4000采用2.5D+3D混合封装:先把4颗HBM3显存通过硅中介层(Interposer)与GPU并排,再做3D堆叠,整体厚度从1.6 mm压到1.1 mm,信号延迟
代表公司:
1. 润欣科技:独家承担摩尔线程车载版GPU封装,2025年订单10亿元,单价200元/颗,良率99.2%,9月19日市值89亿元,年内+98%。
2. 通富微电:AMD与摩尔线程“双客户”共享产线,7nm+2.5D封装月产能2万颗,9月19日市值418亿元,年内+27%。
3. 长电科技:提供“系统级封装+液冷盖板”一体方案,9月19日市值582亿元,年内+34%。
关键词:胜宏科技、沪电股份、生益电子
封装完的GPU,要焊到PCB上,才能变成“显卡”。摩尔线程S4000算力卡采用12层高速PCB,线宽/线距25 μm,信号频率28 Gbps,单平方米售价8000元,是普通PCB的5倍。更高端的是“混压铜基板”:把传统FR4和铜基压在一起,导热系数提升6倍,专门用于“夸娥”万卡集群,单卡功耗700 W也能稳定运行。
代表公司:
1. 胜宏科技:独家供应摩尔线程12层高速PCB,订单排产到2026年Q2,9月19日市值268亿元,年内+120%。
2. 沪电股份:配套供应“夸娥”集群高阶HDI板,9月19日市值487亿元,年内+38%。
3. 生益电子:提供超低损耗覆铜板,介电常数
关键词:东华软件、光环新网、青云科技
有了板卡,就要集成整机。摩尔线程官方整机会根据场景分三档:
1. 单机8卡训练服务器(MTT K800),用于边缘训练;
2. 单机16卡推理服务器(MTT R1600),用于云游戏;
3. 夸娥千卡集群(MTT KUAE-1024),面向万亿参数大模型。
2025年,国内已建/在建的“摩尔线程智算中心”共11座,总规划算力18 EFLOPS,相当于2024年全国智能算力的22%。
代表公司:
1. 东华软件:与摩尔线程共建华东(盐城)国产算力基地,三年锁定50万片GPU采购,9月19日市值285亿元,年内+52%。
2. 光环新网:共建AIGC算力网络,已交付机柜4200个,PUE
3. 青云科技:提供“AIOS+夸娥”一体交付,签下国家级大模型训练项目,9月19日市值58亿元,年内-3%(受云厂商价格战拖累)。
关键词:国电南瑞、阳光电源、科士达
万卡集群=耗电巨兽。以“夸娥-1024”为例,整柜功率700 kW,一年满负荷用电613万度,按0.6元/度算,电费370万元,占集群年运营成本42%。摩尔线程与国网、南网合作“算电协同”:白天用光伏直供,夜里用储能谷电,绿电占比可到35%,PUE最低做到1.08,比行业平均1.3省电16%。
代表公司:
1. 国电南瑞:提供“算力电网调度系统”,9月19日市值1986亿元,年内+25%。
2. 阳光电源:为盐城智算中心配套2 GWh储能,9月19日市值1523亿元,年内+33%。
3. 科士达:高压直流HVDC电源进入摩尔线程整机型谱,9月19日市值142亿元,年内+48%。
关键词:百度文心、智谱AI、云从科技
再强的GPU,没有模型就是空转。摩尔线程MUSA SDK已兼容CUDA 90%以上API,国内200+主流模型完成一键迁移。2025年9月最新数据:文心3.5、智谱GLM-4、云从“从容”大模型在夸娥千卡集群上训练,比英伟达A100集群平均提速7%,成本降30%。秘诀在“摩尔Triton”算子库:把Transformer核心算子重写300+个,支持混合精度FP16/INT8动态切换,显存占用减少22%。
代表公司:
1. 百度集团(HK9888):文心3.5在摩尔线程集群训练,9月19日港股收盘103.6港元,年内+28%。
2. 云从科技:从容大模型与摩尔线程签三年框架,9月19日市值218亿元,年内+19%。
关键词:和而泰、威星智能、ST华通
GPU旅行的终点,是你能摸到的设备。
1. 地铁刷脸:摩尔线程与广电运通合作,3D视觉卡MTT S1000已落地广州、深圳等6城,日均刷脸2500万次,通行时间
2. 车载座舱:和而泰珠海基地把摩尔线程GPU做成车规级模组,支持4K/120 Hz娱乐屏+AI语音,已定点比亚迪、吉利2026款新车型。
3. 云游戏:世纪华通《传奇》云化版用摩尔线程GPU,延迟40 ms,带宽节省30%,9月峰值DAU 380万。
代表公司:
1. 和而泰:A股唯一直接参股摩尔线程1.244%,GPU车规模组年产能30万颗,9月19日市值168亿元,年内+150%。
2. 威星智能:曾计划独家供应“苏堤”“春晓”GPU,贵安智算中心项目终止后转向车载边缘算力,9月19日市值34亿元,年内-13%。
3. ST华通:通过盛趣游戏间接持股摩尔线程4.34%,云游戏+元宇宙渲染平台已承接腾讯音乐、B站4K直播,9月19日市值289亿元,年内+65%。
关键词:和而泰、初灵信息、ST华通、地方政府基金
摩尔线程上市前共融资6轮,累计募资92亿元,最后一轮Pre-IPO估值246亿元。A股公司中,只有3家拿到“原始股+业务”双重门票:
1. 和而泰:2019年B轮出资5000万元换1.244%股权,按246亿估值计,账面浮盈3.06亿元;叠加珠海基地GPU模组代工,2025年上半年该部分收入1.8亿元,同比+150%。
2. 初灵信息:通过北京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间接持股0.18%,比例虽小,但旗下信息接入安全业务已进入摩尔线程“云网边”安全白名单,9月19日市值46亿元,年内+24%。
3. ST华通:通过盛芯启程基金间接持股4.34%,为A股最高,但会计上按“金融资产”计量,若摩尔线程上市市值500亿元,ST华通税后公允价值变动+12亿元,直接覆盖2025年全年净利润。
1. 技术迭代:英伟达H200将在2025年Q4量产,摩尔线程必须在12个月内推出5 nm对标产品,否则性能差距重新拉大。
2. 供应链:EUV光刻机、12英寸硅片、FC-BGA载板仍依赖进口,若国际供应链再收紧,7 nm扩产或受阻。
3. 估值分化:部分概念股2025年预测PS已超20倍,若2026年GPU出货量不及预期,股价波动加大。
“摩尔线程不是要做中国的英伟达,而是要做中国的‘算力国家电网’。”——9月19日,一位参与路演的国资基金经理如此总结。的确,从硅片到云,再到地铁闸机和车载娱乐屏,摩尔线程把GPU拆成无数“标准化砖块”,让产业链每一块都赚到钱,也让国产算力第一次有了“规模经济”的可能。9月26日过会只是起点,真正的考验是2026年60万颗GPU能否如期交付。如果可以,中国AI的“电”将第一次真正握在自己手里。
文中股价、市值、年内涨跌幅均为2025年9月19日收盘数据;订单、产能、技术指标来自公司公告、投资者纪要及行业调研。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摩尔线程##摩尔线程上市##国产GPU独角兽摩尔线程将启动上市#
来源:建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