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类似的“调价行为”早在6月就已引发争议,也让携程的商业模式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9月17日,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对携程进行行政约谈。
这次约谈的导火索,是携程在未经商家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调整酒店定价。
类似的“调价行为”早在6月就已引发争议,也让携程的商业模式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几乎在同一时间,京东、美团、抖音等互联网平台纷纷高调入局,OTA市场迎来多年未见的剧烈震荡。
过去五年,携程的市占率从2019年的67%下降到2024年的57%。
如果只看数据,携程依旧是OTA市场的绝对领导者。
2024年,携程系(包括同程)整体市占率接近70%。
携程的市场主导地位,源于其长期的资源整合能力和酒店关系网络。
在这背后,是高昂的佣金、复杂的运营结构和对商家议价权的强势。
当京东、美团、抖音以“更低佣金”甚至“零佣金”打入市场时,商家自然也开始动摇。
2025年以来,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和总裁范敏相继披露减持股票,总金额接近6亿人民币。
在披露后不久,9月1日,携程公司内部取消了居家办公审批流程,被不少业内人士解读为“稳定军心”的策略。
6月18日,京东宣布正式进军酒旅行业。
时间点处在暑期旺季启动之后,很多酒店房源已被提前锁定,但京东的打法并不传统。
在9月举办的“京东品酒会”上,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明确表示,公司不打算加入价格战。
京东推出“酒店PLUS会员”计划,承诺三年内0佣金,同时推动与锦江酒店的深度战略合作,涉及餐饮、供应链、会员权益等多个方面。
京东凭借其在电商领域积累的物流、采购、仓储能力,试图将酒店的毛利率从行业平均的60%压缩到20%。
这对酒店尤其是中小型独立酒店来说,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成本革命。
除了京东,抖音也想插入OTA一脚。
抖音的方式很简单——补贴、直播、短视频。
7月到8月底,抖音本地生活业务投入了数亿元补贴,涵盖连锁品牌酒店直播、新客专享价、会员券包等。
价格低至6折起,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关注。
此外,抖音目前依靠低佣金政策吸引了大量商家,一旦平台政策收紧,订单质量和转化率是否还能维持,仍是未知数。
从“看得见的热闹”到“看不见的履约”,抖音要走的路还很长。
美团想插手OTA不是一天两天了。
美团从来没有高调宣布进军OTA,它更像是在把“吃住行”做到极致之后,自然衍生了一块稳定的住宿业务。
携手万豪,成为其在线合作平台,美团在高端酒店市场打入重要一环。
有数据显示,仅暑期第一周,00后游客入住万豪酒店的数量同比上涨了85%。
这部分年轻群体的出行频率高、线上消费习惯强,成为高星酒店的新增长点。
美团的优势在于消费闭环——用户吃完饭、看完电影,顺手订个房间。
况且,美团早就把“团购+点评+民宿”这条链条打通,在用户体验上形成了一种闭环优势。
携程依靠长期积累的酒店关系和用户习惯,仍有优势;
京东切供应链,绕开价格搏杀,打的是系统能力;
美团用本地生活生态,将住宿变成用户自然延伸;
抖音靠内容入口,把“旅游”变成“内容带货”。
OTA行业的稳定局面已经被打破。
OTA市场的下半场,谁能真正帮助商家降本增效、用户体验更好,谁就能站到新的权力中心。
来源:妇产科医生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