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小麦、玉米价格信息日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7 17:16 1

摘要:从区域表现看,华北优质麦价格显著高于全国,河南、山东部分企业报价突破1.23元/斤,反映出粮源集中区域的供需紧张态势。

一、小麦市场:政策托底叠加粮源紧俏 价格稳中有升

1. 主产区现货价格全景(单位:元/斤)

- 河北省:大名五得利1.217,邯郸五得利1.209,深州五得利1.220

- 河南省:新乡五得利1.231(全国最高价),周口益海嘉里1.220,安阳华龙农庄1.220

- 山东省:商河金沙河1.229,潍坊香野面粉1.230,菏泽华瑞面业1.222

- 陕西省:武功金沙河1.250(全国最高价),宝鸡今麦郎1.225

- 江苏省:宿迁五得利1.210,华升面粉1.220

从区域表现看,华北优质麦价格显著高于全国,河南、山东部分企业报价突破1.23元/斤,反映出粮源集中区域的供需紧张态势。

2. 价格驱动核心逻辑

- 基层粮源见底:河北、河南等主产区基层余粮不足两成,粮贩收购成本攀升至1.20元/斤以上,惜售情绪蔓延导致市场流通粮源锐减。

- 政策托底效应:2025年国家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上调至1.19元/斤,中储粮在河南潢川等地展开溢价收购,实际成交价达2375元/吨(折合1.1875元/斤),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 替代需求共振:玉米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饲料企业加速转向小麦采购,部分地区麸皮价格逼近小麦原粮价,形成“饲料用麦”需求集中释放的正向循环。

3. 短期机遇与长期挑战

- 短期支撑强劲:五一节前面粉加工企业进入备货周期,华北地区优质麦价格料维持1.20-1.25元/斤区间,低水分小麦溢价空间进一步扩大。

- 长期压力累积:5月中旬湖北新麦即将开镰,叠加中储粮库存的800万吨陈麦计划出库,供需格局或从“紧平衡”转向“弱宽松”,价格下行压力逐步显现。

二、玉米市场:贸易商囤货挺价与深加工亏损博弈加剧

1. 主产区现货价格动态(单位:元/吨)

- 东北地区:吉林燃料乙醇干粮2110,内蒙古赤峰华恒生物潮粮2175

- 华北地区:河北金沙河南和2274(1.137元/斤),山东七星柠檬2376(1.188元/斤)

- 港口报价:辽宁鲅鱼圈港2000(14.5%水分),锦州港2000

区域分化特征显著:华北深加工企业到厂价维持高位,东北干粮价格受物流成本支撑,而港口贸易价受南方销区需求疲弱压制,形成“产地强、销区弱”的倒挂格局。

2. 市场矛盾深度剖析

- 供应端博弈升级:东北基层余粮不足10%,贸易商依托低库存优势囤粮待涨;但华北地区天气转晴促进粮源外流,河北、山东晨间到货量回升至500-800车,短期缓解局部供应紧张。

- 需求端疲态尽显:全国深加工企业开机率降至55%,山东淀粉企业因原料成本高企普遍亏损(吨利润-50元),饲料企业库存维持1-2个月,采购以“随用随采”为主。

- 政策与国际双重扰动:中储粮4月底暂停收购政策落地,市场聚焦5月陈粮拍卖节奏;美国玉米进口关税提升推高成本,但1-3月进口量同比暴跌97%,国际市场对国内影响有限。

3. 行情展望与风险提示

- 短期震荡为主:北方港口价格突破2000元/吨后,南方销区接货意愿下降,预计价格涨幅受限,维持1980-2050元/吨区间波动。

- 中期承压概率大:8月后东北100万吨定向销售玉米或集中出库,叠加新季玉米种植面积稳定(预计4.3亿亩),供需格局或从“炒作减产”转向“现实宽松”,价格存在回调风险。

三、期货市场联动:天气与政策成关键变量

1. 小麦期货市场

- 国际市场:CBOT软红冬小麦主力合约上涨至5.61美元/蒲式耳,受美国中西部降雨导致春小麦播种延迟影响,但阿根廷小麦增产10.2%的预期压制多头情绪。

- 国内市场:优质麦期货受进口麦冲击(预计5月到港量50万吨),主力合约维持2800-2850元/吨区间震荡,与现货市场形成“政策市”与“市场市”的双向博弈。

2. 玉米期货市场

- 国际市场:CBOT玉米主力合约单日上涨3%至4.84美元,得益于美元走弱及巴西种植进度落后,但全球库存消费比维持28%的高位,长期牛市基础薄弱。

- 国内市场:大连玉米期货受成本支撑小幅反弹,但深加工企业套保意愿增强,投机资金撤离导致持仓量下降,呈现“有价无市”的量价背离特征。

四、产业主体应对策略

1. 小麦产业链建议

- 种植户:普通麦可趁节前面粉厂备货高峰期逢高出货,优质麦可暂缓至5月初(新麦上市前)出售,以争取更高溢价;密切关注产区天气,防范倒春寒对灌浆期小麦的影响。

- 加工企业:面粉厂可逢低建立30-50天优质麦库存,锁定生产成本;饲料企业合理控制小麦替代玉米比例(建议不超过30%),避免营养配方失衡。

2. 玉米产业链建议

- 贸易商:东北粮源可采取“分批出货+基差交易”模式,避免集中抛售引发价格踩踏;华北贸易商需加快周转速度,利用期货工具对冲港口价格倒挂风险。

当前小麦与玉米市场的分化走势,本质上是政策调控力度、国际市场波动与国内产业周期共振的结果。小麦市场的“政策市”特征与玉米市场的“情绪市”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建议从业者立足供需基本面,理性看待短期资金炒作与天气题材影响。种植户与贸易商需根据库存周期灵活调整策略,加工企业应强化成本管控与原料替代方案,共同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在复杂行情中把握结构性机会。

(数据来源:网易新闻、饲料行业信息网、内蒙古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公开资讯,仅供行业研究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凉城姑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