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了任内的第四份施政报告,内容可以概括为十大领域,涵盖香港特区往后发展,振兴经济的所有重点。在这当中,又以强化治理体系、加快发展新界北部、产业发展和革新、巩固自身优势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等五个领域最为
文|曾财安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了任内的第四份施政报告,内容可以概括为十大领域,涵盖香港特区往后发展,振兴经济的所有重点。在这当中,又以强化治理体系、加快发展新界北部、产业发展和革新、巩固自身优势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等五个领域最为关键,干出成绩则路路皆通,发展旅游业、振兴市面、解决住房难、保障本地劳工就业、深化医疗改革,以至促进社会关爱共融等问题自然会水到渠成。
这份施政报告的最大特色是全面推动人工智能(AI)发展,特别是成立以政务司副司长为组长的AI效能提升组,统筹和按优次指导政府部门应用AI等技术,推动革新和提升效能。与此互相呼应的还有推动AI和资料科学产业发展,拓展AI在公务和商务上的应用。在政府的有力政策与大量资源投放下,本港已经落后内地城市不少的AI应用及产业必将加快提速,为增进香港整体竞争力添柴加火。
两千多年前,春秋名相管仲就说,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这个“人”的含义不但是人才,更重要的是负责管治的官员。1938年,毛泽东主席于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也曾作出著名的论断,‘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换句话说,官员们的才干与忠于办实事就是把一纸政策转化为实效和成绩的关键一环,政策究竟会是惠民或误民,就掌握在他们手里。这个道理放诸四海皆准,香港当然也不会例外。李特首费尽心思、呕心沥血地准备了这份施政报告,内容可以说是特区政府历来最有前瞻性,最融入国家及世界大局的一篇佳作,但能干出什么样的成绩就决定在其手下官员的斤两了。
成语楚庄忧亡出自西汉刘向《新序。杂事第一》,记述春秋时期楚庄王与群臣谋划国事的典故。楚庄王与手下群臣谋划事情,每一件都做得很准确妥当,手下官员没有人能赶上他的聪明睿智。退朝之后,本该值得高兴的楚庄王却表现出忧心忡忡的神色。身边一位大臣就问他,大王你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是什么原因呢?楚庄王回答说,我听过这样的话,诸侯知道选择可以辅助自己的老师,就能王天下;知道选择可以劝谏自己的朋友,就能霸天下;自满自足认为群臣比不上自己的,就会亡国。现在连我这个没有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议国事,群臣却都比不上我,国家大概要灭亡了,所以露出忧愁的神色。简单地说,楚庄王不以自己的见识判断胜过所有臣下为骄傲,反而敏锐地从中看到身边人才缺乏的重大危机,不愧是一代明君。
除此之外,楚庄王的另一个使后世佩服的政治谋略就是三年不蜚,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即位之初,楚国各大臣欺负其年幼,只忙于争夺个人利益,眼中根本没他。楚庄王为了掌握证据,分出忠奸,于是假装耽于逸乐,表面上整天饮酒吃肉,观看宫女歌舞,从而麻痹那些心怀阴谋的大臣,以为他是昏君,渐渐放松戒备之心,实际上是暗中观察各大臣的表现,为日后掌握大权做铺垫。
当时有大臣伍举以猜谜语进谏称:楚国高地有一大鸟,栖息三年,不飞不鸣,不知是什么鸟。楚庄王知道伍举在以大鸟讽喻自己,于是回答说,大鸟三年不飞,飞则冲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然而此后数月,庄王依然如故,仍然吃喝歌舞如故,皆因在等待最佳动手的时机。不久,大夫苏从冒死再次进谏,楚庄王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诛杀权臣佞臣,任用伍参、苏从、孙叔敖等忠心及有才能的文臣武将整顿内政,厉行法制,使百姓安居乐业,兵力日益强盛。在楚庄王的管治下,楚国很快便威震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自上任以来,特首事事以结果为目标,为了振兴香港经济殚精竭虑,良好的成绩市民有目共睹。可是,挡在香港大踏步前进的有一座必须逾越的大山,那就是一些高层官员们的低下施政能力。这些例子数目着实不少,远的不必赘说,不久前的就有屡次在国际体育比赛场合中播错国歌事件、启德体育园开幕及使用初期的低级错误,最近则有物流服务处在招标政府樽装水时犯下不应该犯的错误。很多人或者以为这些都不是致命的错误,甚或连严重也谈不上,不必揪住不放。笔者则认为,以微见着,防微杜渐,特区政府是不是要考虑认真地自我检视,是否有一些事关管治原则的漏洞需要堵塞?
另一方面,中央领导以至特区高官都一直在强调,“港独”势力的软对抗从未消失,须慎防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现在特区政府面对的是本港史无前例的深化改革开放,范围广,动作大,变动深,操控、平衡、协调的难度着实不小,容不得半点差错,否则不但前功尽废,反弹的后果香港也未必能承受得了。要做到执行上没有半点差错,泼水不进,就必须从团队的去芜存菁开始,打出一个四面防御阵势,让狡猾阴险的敌人无处下手。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楚庄王的智慧虽然使用在两千多年之前,但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仍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来源:曾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