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紫禁城的风将花鸟烟云誊入团扇,又揉进时光的褶皱里。故宫文具将这份褶皱抚平,撷取故宫清代团扇里的灵秀风韵,以高清喷绘工艺精雕细琢后,制成故宫文具团扇签字笔。以花间、水荷、烟楼为名,让东方美学的清韵随身相伴,也为大家的生活描绘出一幅风光迤逦、四时常新的如诗画卷。让
春花已绽,夏风还会远吗?
紫禁城的风将花鸟烟云誊入团扇,又揉进时光的褶皱里。故宫文具将这份褶皱抚平,撷取故宫清代团扇里的灵秀风韵,以高清喷绘工艺精雕细琢后,制成故宫文具团扇签字笔。以花间、水荷、烟楼为名,让东方美学的清韵随身相伴,也为大家的生活描绘出一幅风光迤逦、四时常新的如诗画卷。让不同的生活场景,都添上一抹富丽、明媚的故宫颜色。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故宫春景
✦
故宫文具团扇签字笔,“花间”粉红花影重叠,灵感来自赭色纱绣秋海棠花图面乌木雕花柄团扇,飞仙造型的扇面安放于笔夹之上,枝繁叶茂、海棠依旧;“水荷”青绿荷塘潋滟,灵感来自绢画花卉图面紫漆柄团扇,玉竹双面圆的扇面上,一朵盛放的荷花,带来阵阵夏日清凉;“烟楼”嫩黄若烟霭轻笼,灵感源自红色缂丝海屋添筹图面乌木雕花柄团扇,扇面如六瓣海棠,上绘烟雨楼阁,嫩黄的笔身仿佛从遥远的记忆中走来,带着神秘的气息,缓缓讲述着远山的情愫。
一支笔,既是书写工具,亦是流动的文化符号。
古时女子以团扇半掩面,以玉簪绾青丝,如今,色彩亮丽、笔身修长的团扇笔也可以在墨发间自成风雅。既能盘在发间妆点,还能随时取下进行工作记录。水荷签字笔在发间晃动,恍若看到惊起一滩鸥鹭的李清照,在藕花深处,泛舟采莲。笔尖添彩,扇影摇香,伏案奋笔疾书时的夜晚,也添上了几分娴静美好。
带上这款烟楼团扇签字笔,嫩黄团扇紧随游览的脚步,穿梭于故宫的红墙黄瓦间。你在故宫里看六百年风霜刀剑,故宫透过团扇签字笔,看你蹁跹的身影。行至太和殿时,用团扇笔在素描本上勾勒出金銮殿在夕阳下的明暗。在御花园里,手执团扇笔与百花打卡合影,也别有一番趣味。古时端午节帝王常赐扇大臣以示褒奖,而今这款团扇笔,恰似穿越时空的邀约——在太和殿前执笔勾勒,笔锋流转间,历史的轮回在团扇上形成闭环。
团扇舞由来已久,仅舞蹈中团扇竖握、斜握、倒握等数种握法便十分考究。花间款签字笔的粉红扇面随手腕翻转犹如书桌上随性而起的团扇舞。兴之所至,手指变换间,团扇笔的十数种握法也油然而生,不如趁机拍摄一段“团扇笔指尖舞”,在学校的活动课上播放,以故宫文具的团扇签字笔为引子,为老师和同学们来一场文艺范十足的文化科普!谢幕时这场古今结合的“团扇舞”也化身为文化传承的代言人。
社交媒体时代,不要小瞧任何颜值在线的产品。对于图文博主来说,一支极富表现力的团扇笔,就像是“超模”之于时尚大师。两者相遇,便能擦出无数艺术创作的火花。水荷犹如夏花安置于茶席之上,烟楼的嫩黄的身影斜倚在午后的窗棂旁,花间粉红夹在书页间——清代《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中十二美人的构图美学,竟可借团扇签字笔一一重现。更妙在轻旋笔杆,让团扇饰物与背景花窗重叠,拍出“扇中有画,画中有境”的层次。
古人赠团扇寓意“合欢圆满”,如今,将故宫文具团扇签字赠人,赠送的不仅是助力工作学习的“好搭子”,也是将这份传承千年的祝福,赠与最亲近的人。水荷愿好友“出淤泥不染”,花间祝学生“前程似锦”,烟楼敬师长“超然物外”。
从案头笔墨到发间风雅,从宫阙流云到方寸光影,团扇签字笔里装着三分诗意,七分浪漫,剩下的九十分,留待你在百种场景中徐徐展开。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