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来的邮电部下属6所学校:北京邮电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学院、西安邮电学院和石家庄邮政高等专科学校。其中长春邮电学院并入吉林大学,其他几都划给地方,只有北京邮电大学在2000 年全国院校调整后,变成教育部直属,并纳入 “211 工程” 建设
原来的邮电部下属6所学校:北京邮电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学院、西安邮电学院和石家庄邮政高等专科学校。其中长春邮电学院并入吉林大学,其他几都划给地方,只有北京邮电大学在2000 年全国院校调整后,变成教育部直属,并纳入 “211 工程” 建设高校。从各家的命运来说,出生在哪里,真的很重要。不过过去二三十年,这几所邮电大学的专业正好踩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风口上,因此即使划到地方,各家日子都过得不错。
北京邮电大学创办于 1955 年,初名为北京邮电学院,隶属原邮电部,是以天津大学电讯系、电话电报通讯和无线电通信广播两个专业及重庆大学电机系电话电报通讯专业为基础组建的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连同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三家被称为“两电一邮”,北邮和西电也被公认为最接近985大学的211大学,并被戏称为“984.5”。
2024年,北京邮电大学共有7281名毕业生,其中本科毕业生3623人、硕士毕业生3330人、博士毕业生328人。毕业生总体落实率94.2%,其中硕士毕业生落实率最高,达到98.29%。
本科毕业生升学率为65.61%,也就是2/3的学生都接着读硕士或者硕博连读。这其中国内深造率为50.73%,出国深造率为14.88%。与两电一邮的中的另外一家西电比起来,升学率要高大约10个百分点。但是考虑到西电的本科招生规模比北邮多1700多人,因此这个差异不算夸张。至于北邮本科生去哪里读研了?北邮没有披露具体的数字,但根据2023年的就业质量报告,这一比例大约为80%,而西电留在本校读研的学生占比65%,从这一指标上来看,西电本科生国内深造的学校更加多元化一点。至于出国出境,应该和2023年情况差不多,主要还是英国、香港、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不过根据2023、2022年的情况来看,虽然其报告中写的是“主要高校”,但能去牛津、剑桥这两校的学生应该都是屈指可数的。
我们已经看到学生毕业后对大学所在的城市还是有一定偏好的,北邮的学生更是如此。2024年的毕业生中有60%选择留在华北地区,其实主要就是北京。一方面是因为北京是全国信息技术相关公司的集中地之一,另一方面三大电信公司的总部都在北京,作为原来邮电部下属的高校,电信公司是其最大的人才需求方。
很遗憾,2024年没有公布雇佣主要单位招聘北邮毕业生的具体人数,2023年也没有。但根据排名,应该还是电信公司、各大银行以及互联网公司。
与另外两所电子科技大学相比,北邮在其重点学科上并没有优势,甚至还有点落下风。但如同我评价“上海纽约”大学最大的优势就是“上海纽约”这四个字一样,与另外两所学校相比,北邮最大的优势就是“北京”两个字。
来源:力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