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与人的交往多半肤浅,或只有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交往才是容易的,一旦走进深处,人与人就是相互的迷宫。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林溪安朗读音频
史铁生曾经说过:
人与人的交往多半肤浅,或只有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交往才是容易的,一旦走进深处,人与人就是相互的迷宫。
每个人在这个世上,都会与许多人建立关系,或成为亲友,或成为同事。
结识的人虽多,但大多是泛泛之交,真正能够深交的人并不会随着朋友圈的扩容而变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能发现我们无法像年轻时候那样有精力去经营每一段关系。
只能多和能在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朋友建立联系;
只能少与消耗自己、带来负面影响的人过多纠缠。
中年以后的人际关系,宜少不宜多,宜淡不宜浓。
因此,选择与谁深交显得尤为重要。
谨慎对待与一部分人的关系,也是中年人必备的智慧,以免遭受无谓的伤害。
这世界上遇到的90%的人都得罪得起,但有4种人能不得罪便不要得罪。
重温电视剧《蛮好的人生》时,发现胡曼黎在事业上经历了两次背叛。
唐玲对其故意抹黑,联合他人给胡曼黎扣上“违规操作”的帽子,导致胡曼黎被保险行业封杀两年,背上了几百万的债务。
没有了行业资格的胡曼黎开始了与王春露的合作。
她缺资格,王春露缺资源,两人一拍即合,作为行业前辈的胡曼黎给了王春露很多帮助。
可王春露因为缺钱给母亲治病,不满分配方案,私吞佣金,甚至私底下联系胡曼黎的客户“撬单”。
对胡曼黎有多年信任的客户立刻告知这个情况,结果王春露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同样是背叛,嘴上说着“一次不忠百次不用”的胡曼黎唯独原谅了王春露。
并非因为过度善良,而是王春露没那么“不好”。
她曾因为利益动摇过,也曾在胡曼黎最艰难的时刻,选择了站在她这边。
当胡曼黎摊上官司被拦在大门外,其他人都避之不及的时候,只有王春露伸出了援助之手,间接帮助了胡曼黎少赔40万。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唯有被呵护的善意是维持一段关系的关键。
会因为“不好”分道扬镳,又因为“好”而不计前嫌。
与其耗费心力去修复破裂的关系,不如珍惜那些始终愿意为你付出、与你并肩前行的人。
与人为善是一种选择,而珍惜那些对你好的人,则是一种智慧。
中年之后,时间和精力都变得有限,每一段真诚的关系都显得弥足珍贵。
到这时会发现没有人在经历无休止的欺负,还会不计回报的对你好。
得罪一个对你好的人,失去的不仅是他们的支持,更可能是一份难得的信任。
要知道,人生路上,真正对你好的人并不多。
失去容易,挽回很难。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
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人际交往中,恩难报,仇易得。
我们很难记住自己得罪了谁,往往难忘谁得罪了自己。
倘若这个人是自己,或许烦恼两天就当做小事抛到脑后。
倘若这个人爱记仇,一时的过失可能会埋下隐患,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看到一个故事,一位网友说自己因为言语不慎在职场中得罪领导层,而被频繁穿小鞋。
中层领导会将繁琐棘手的工作交给他,大会小会批评不断。
持续的高压,让他频频犯错,又惹来分管领导对他进行敲打。
先是唠唠家常,然后话锋一转,开始说起他在工作上的错误。
从能力问题、态度问题,再到同事们对他的诸多“意见”。
经此一事,他被调离核心工作,至于原因还是事后从他人口中打听来的。
同时,评论区也有人提到一个“反例”。
他们组的组长比较爱装,人缘不好,在知道组长要被调走时,一帮同事都很高兴。
他也是高兴的人之一,但不知道组长是升是降,便发消息关心几句。
没想到组长升职,过了半年回到了他们部门,成了他们的领导。
因为当初的几句关心,他被提拔成了组长。
两个故事不难发现人际交往中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不回应他人的恶意,才是一个人最聪明的活法。
诚然,经历了人情冷暖,常常发现被别人喜欢没什么好处,被别人讨厌更没什么大不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树敌或者不在乎他人的感受。
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依然非常重要。
可以不讨好,也可以不避讳攻击,但远离与恶意的纠缠,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
不计较他人的过错,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不回应他人的恶意,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博主@天涯霜雪寒说过一个故事。
他的一位朋友父亲中年失业后,家里只靠母亲一个人的收入支撑家庭的全部开销。
连续找工作找了半年未果,家里经济也开始变得紧张起来,朋友父亲决定去开网约车。
因为晚上生意好,常常需要熬夜在外奔波。
相比父亲之前的工作,这并不算一份体面的差事,还有可能和以前的同事、熟人碰面寒暄。
而父亲还有高血压,熬夜会加重心脏和心血管负担。
但考虑到一家人的生计,房贷、子女教育、老人养老生病的花费尚无着落,他顾不了那么多。
对于家人来说,能做的也只有对父亲的关心。
劝他尽量不要熬太晚;
提醒他要定时吃饭睡觉,服用降压药。
王小波说过:
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
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这个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中年人的世界里,家人永远是最坚实的后盾。
年轻时的社交圈子看似广阔,各种朋友来来往往,热闹非凡。
然而,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那些曾经频繁联系的名字逐渐淡出生活,留下的只有少数真正重要的人。
热闹的社交是无效的忙碌,真正的情感联系才是内心深处的渴望。
何况,在兵荒马乱的生活里,家人的存在也是唯一的慰藉。
无论是伴侣间无声的默契,还是孩子成长中的点滴陪伴,都成为中年人面对外界风雨时的力量源泉。
人生下半场,靠的是家庭。
生活依旧会充满挑战,但只要家人在身边,便能化解许多看似无法逾越的困难。
毕竟学会珍惜和善待家人,是对抗生活起伏的一剂良药。
前段时间,50岁的房主任一夜走红。
她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分。
年轻时为了逃离家庭,她“光想着找个人结婚就行”,匆匆忙忙进入了一段并不幸福的婚姻。
这段婚姻关系维持了三十年,期间丈夫好赌又家暴,严重时会和她公公一起殴打她。
等到公公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时,她的丈夫——在她的段子里被形容为“高位截瘫的唐僧”,只出嘴不出力。
她曾经想过离婚,但娘家人不同意,母亲哭了一夜后,她不想父母失望,又回到了婚姻里。
直到丈夫一心经营亏钱的水果店,也不愿意打工缓解家庭经济;
还三十年如一日的提公用勺喝粥。
房主任提出了离婚。
离婚后她有了一份工作,当了脱口秀演员,成了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们村里,她还是“泼妇”。
村里还有一个人,她丈夫仍沉迷赌博,日子过得十分糟糕。
这个人还会出言讥讽她,但她在村里是“贤惠”的。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说:
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
中年是一个重新审视自我、调整生活方向的关键时期。
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挑战,最可靠的盟友其实是自己。
倘若讨好所有人,委屈的便是自己。
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否定自己,也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迷失方向。
倾听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才能找到前行的动力。
而善待自己,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
只有懂得爱自己的人,才有能力去爱别人,去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曾听说过一句话:
你和任何人的关系,其实并不取决于你对别人有多好,而是取决于你的强弱,手上筹码有多少。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容易陷入两种极端:
一种是过于讨好他人,委屈自己以求和谐;
另一种则是过分强硬,忽视他人的感受。
其实,真正的智慧在于找到中间地带,在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卑不亢。
中年之后,人际交往更像是一场无声的博弈。
与人相处时,懂得进退、拿捏分寸,才能在这场博弈中游刃有余。
当然,真诚永远是最好的策略。
遵循本心,不委曲求全,也不轻易树敌。
说到底,真正能够长久的关系,从来都不是靠算计得来的。
点个
,愿每段关系都能在真诚与尊重的基础上得以维系。
作者 | 微微主播 | 林溪安,视频号:林溪安。每日清晨和你说早安。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