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本是只在自己的小世界分享心得的小小编,也不是想凑热闹,只是看着剧情发展到“贾国龙”的道歉截图,有点忍不住,随便说两句。
最近罗永浩和“西贝”的话题轰轰烈烈,引得八方英雄纷纷下场。
我本是只在自己的小世界分享心得的小小编,也不是想凑热闹,只是看着剧情发展到“贾国龙”的道歉截图,有点忍不住,随便说两句。
其实,很多老板、领导,都会有贾国龙这样的应对倾向——我没有错,为什么网友都讨伐我?
上一个被这样对待的还是钟睒睒吧(应该不是,但其他的我忘记了)。
道家说,要“不固”,佛家说,要“去执”。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些老板总是认不清形势,他们“所固”“所执”的是什么?
贾老板的“固”——我没错。
按国家标准我不是预制菜,你非说我是预制菜。你诽谤,我要告你!
他不知道,社会上有一种东西,叫——普遍认知,罗翔老师总说“朴素情感”也是一个性质的价值判断。
无论法规、法条、标准上是怎么定义的,大众认为是预制菜,就是预制菜。你要讲道理,是没有人听的。
贾老板的“执”——我不服。
我没错,所以我不服。老子拼命赚钱为了什么?不就为了社会地位吗?不就是为了别人服我而我不服别人吗?
公关说,咱们认个错,事情就解决了。不行!绝对不行!
就算要认错,也只能说我应对错了,而且罗永浩是个“网络黑社会”。
老话说,树活一张皮,人争一口气!老贾就是为了这口气啊,多说了一句话,结果本该慢慢平息的事情又冲上了热搜,且估计得要掉层皮。
“固”和“执”都是遮蔽,人只要固执起来,就看不到事物的本质。
而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呢?
第一,无论标准怎么定的,大众认为保质期几个月甚至一年的,一定是预制菜。
第二,“西贝”贵。不是预制菜不能接受,而是西贝的价格导致的客户预期,不应该有预制菜。
第三,不好吃。当然,有人认为西贝好吃,至少是一些菜好吃。但是在这样的事件里,认为“不好吃”的评论就会凸显出来,“好吃”的评论会被淹没。
以至于整个“西贝”品牌形象等同于又贵又不好吃的预制菜。
那么正确的应对应该是什么呢?
1.首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老罗的第一条微博。
因为要改变“西贝”的整个生产流程,工程量太大,成本太高。而如果不改变,就回应不了“预制菜”这个标签。
2.其次,事情发展到老罗直播之后。不能开放后厨。而是应该提高口味。
事件一定导致八方英雄入场,只要他们吃了,好吃,这件事就结束了。好吃怎么可能是预制菜呢?
老罗说难吃,实际上好吃。——老罗说谎(预制菜不用提)。
3.再次,即使开放后厨,拜托先进行话术培训吧,自己的员工拆自己的台,保质期一年两年的东西历历在目。
4.最后收不回来了,什么办法都有没有了,诚恳道歉,让热度自然过去,也不是不行。
所以啊,无论位置多高,都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勿固”“勿执”。不要总觉得自己牛逼。你的牛逼,80%来自时代的红利,19%来自“命”和“运”,1%才是你的努力。
学《老子》或许并不能让你成功,但学《老子》能够最大程度地保你“无咎”。
来源:凑合楼楼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