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稳定著称的债券基为什么也开始跌了?这是一次资产大洗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0 18:46 1

摘要:债市最近确实有点“失灵”。截至9月10日,债券市场大幅下跌,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一度大跌0.86%,创3月24日以来新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上行至1.83%,时隔五个月重回1.8%上方。

最近很多投资者发现了一个头疼的问题:这几天打开自己的理财账户时,发现一向稳健的债券基金居然也开始“绿”起来了?甚至有些纯债基金近一个月跌幅超过了2%?

这让人不禁疑惑:不是说好债券是稳健资产吗?怎么也开始玩起“心跳”了?

债市最近确实有点“失灵”。截至9月10日,债券市场大幅下跌,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一度大跌0.86%,创3月24日以来新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上行至1.83%,时隔五个月重回1.8%上方。

各位要记住这个底层规律:债券收益率与价格就像跷跷板,收益率上升,价格就下降。近期债市走弱,直接影响了债券基金的表现。近一个月内,四千多只纯债基金中,三千多只产品收益率下跌,占比接近七成。

这背后有多重因素:股市持续走牛吸引资金分流;“反内卷”政策推高通胀预期;基金销售新规带来赎回压力。这些都让原本冷清的债市雪上加霜。

机构投资者确实在调整策略。近期以基金为代表的交易盘抛压显著,且主要抛售10年期以上超长期国债,转而买入1年期以内的利率债,导致债基久期快速下降。

配置盘方面,保险及农商行是主要的超长债配置机构。但临近季末,大行面临利率风险考核压力,制约了其在二级市场的承接能力。天风证券指出,银行需要定期进行利率风险压力测试,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最大经济价值变动不能超过自身一级资本的15%。

与此同时,散户投资者则面临两难处境:撤离可能锁定损失,坚守可能继续承受净值波动。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内,已有超过20只基金因大额赎回,基金公司不得不提高份额净值精度。

在低利率环境下,债券市场的牛市根基依然存在,但稳增长政策、债券供给增加、股市反弹等因素可能带来阶段性扰动。

从配置角度看,信用债违约规模仍在下降,违约风险整体可控。投资策略上可以考虑“坚守票息+等待波段机会+适度杠杆”。

华泰证券建议在防守中挖掘中短久期票息机会、适度杠杆。负债端稳定机构可以在调整中逐步增配,普通信用债、ABS好于二级资本债。

本轮债市调整与今年一季度有明显区别。一季度央行通过减少投放收紧流动性,迫使金融机构降杠杆,对银行端尤其是大行造成明显负债端压力。

而本轮调整中,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明显“熊陡”特征:央行呵护流动性,基本面尚未转向,中短端债券走势较为平稳,而长债尤其是超长债调整幅度较大。

这轮调整启示我们,即使是稳健的债券投资,也存在周期波动。投资者需要理解债券市场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股市情绪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关联。

不过话又说回来,按照历史规律来说,只要把时间拉长一些,债市的调整终将会过去,但关键在于:投资者是否能在波动中保持冷静,抓住机会,才是真正的考验。当大家都在讨论股市暴涨时,你是否愿意坚守正在经历“价值重估”的债市?不放在心里想想自己的答案。

所以各位,看到这里你明白最近走势的逻辑了吗?你最近持有债券基金吗?是选择了止损退出还是坚持定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投资策略,我是陆逊,让我们共同交流与成长。

来源:大都督陆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