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彭《致钱榖札之二》欣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0 18:44 1

摘要:在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中,一幅35×104cm的文彭信札《致钱榖札之二》,静静诉说着明代文人圈的鲜活日常。作为文徵明长子,文彭集书画、治印、鉴赏于一身,这通写给好友钱榖的信札,便是他才情与生活的生动缩影。

在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中,一幅35×104cm的文彭信札《致钱榖札之二》,静静诉说着明代文人圈的鲜活日常。作为文徵明长子,文彭集书画、治印、鉴赏于一身,这通写给好友钱榖的信札,便是他才情与生活的生动缩影。

信札以日常絮语开篇,文彭提及赴徐阶(存翁)之约时,听闻对徐府主仆“清介干事”的称赞,又聊起与许高阳谈及郭少江的趣事,字里行间满是老友间的松弛。更令人瞩目的,是信中对书画收藏的细致描摹:顾暘谷得郭熙六尺高头卷,后有冯海粟、赵孟頫等名家题跋,还有宋人手笔的《西園雅集》卷;好友顾从义(研山)则藏有僧巨然《江山晚興》小横卷,宋内府装帧的雅致、无款却显真章的格调,再加上罕见的定窑珍品与清古玉印,字里行间尽是文人初见珍宝的欣喜。

文彭深知钱榖嗜古籍,不仅细数所见《阮嗣宗全集》《楊文公別集》等奇书,还托付其帮忙抄录《廣川書畫跋》,尽显二人知己情谊。信末附言托付转交徐秋門书目,细节处更见生活气息。

顾从义作为明代鉴藏大家,与文家交往甚密,文彭曾为其《顾氏淳化阁帖》题跋,此次信中提及他的收藏,更印证了当时文人以藏品会友、共赏风雅的盛况。这纸信札不止是文字,更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明代文人的生活意趣与艺术追求。

释文

前承華札,極感。拜讀寄許高陽書,備知吳中新聞,後有人至,不惜多書為妙。此月十五日,存翁見招,勤勤以廉吏為問,因及徐府主仆,極贊其清介而幹事爽快,雖人微言輕,亦聊以盡區區耳。已而高陽至,復及郭少江,仆亦偶為之,但未知翁主意何如,然在我囗不為之也,一笑一笑。近日顧暘谷得郭熙高頭卷,約長六尺餘,後有馮海粟、趙子昂、虞伯生、柳道傳、柯九思跋,又得《西園雅集》一卷,極古雅,雖非龍眠,然實宋人筆也。研山又得僧巨然《江山晚興》小橫卷,幽雅可愛,雖無題識,而有鈐縫章囗號,當是宋內府裝束,亦可愛也。又有定器奇品,皆目所未睹。又一玉印,是季囗,清古可愛,當石氏之物無疑。有便囗囗囗囗囗囗囗,甚有興頭,舍弟昨囗,茲不一一。前日抵囗天目,從黃質山借《廣川書畫跋》,不見回頭,吾弟若有囗,借了錄之寄來,抄畢奉還何如?此間有《阮嗣宗全集》及《楊文公別集》、《劉安世盡言集》、《金樓子傳》,囗囗奇書也,天稍和當借抄耳。吾弟留心書籍,備此奉聞。高陽在一條囗街,相去數里,不能時見。玆陳氏人行急,草草附此,後便再寫也。十月廿六日,彭再拜。磬室老弟足下。徐秋門書,前寫書畢,偶檢故紙並付書目,請帶回,想在四郎處,燈窗末藝,在此若見秋門,先以此奉之也。彭又白。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