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连跌8年,库存近400万吨!白酒,真卖不动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0 17:00 1

摘要:近期,白酒行业多项数据引发关注。从上市酒企半年报来看,20家企业中仅茅台、五粮液、汾酒等6家保持业绩增长,其余15家均出现下滑,部分企业净利润跌幅显著。

近期,白酒行业多项数据引发关注。从上市酒企半年报来看,20家企业中仅茅台、五粮液、汾酒等6家保持业绩增长,其余15家均出现下滑,部分企业净利润跌幅显著。

即便行业龙头茅台,也面临近十年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的情况,53度飞天茅台价格近一年下跌近三分之一,近两年跌幅接近五成。

放大至整个行业,产量连续8年下滑的趋势尤为明显,从2016年的1358万吨降至2024年的414万吨,跌幅超60%。库存方面,2024年A股20家白酒企业库存接近400万吨,按当前消费节奏,即便四年不生产,市场仍有充足货源。

消费群体层面,年轻群体对白酒的接受度较低,多数年轻人表示不喝或很少喝白酒,这一变化直接影响行业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降至88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00多家。

回溯白酒的发展历程,其实它在国内流行的时间并不长。早在上古时期,黄酒就已出现,夏商周时期酿造工艺趋于成熟,当时黄酒以稻薯为原料,酒精度不超过3度,口感温和,因此古代文献中常有“千杯不醉”的记载,李白诗句中的“金樽清酒”、武松畅饮的“十八碗酒”,指的都是黄酒。

白酒的诞生始于宋元时期,蒙古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引入蒸馏技术,将酒精度提升至50度以上,但受限于口感,当时白酒并未普及,黄酒仍是主流。明清时期,黄酒价格更高,是上层社会的首选,普通百姓更多饮用价格低廉的白酒,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近代。

白酒地位的转变始于抗日战争时期,黄酒主产区江南受战争影响严重,绍兴等地104家黄酒酒坊中,87家被迫停产,其中62家被摧毁,19家因原料短缺停业。

而四川、贵州等白酒主产区地处后方,生产相对稳定,加上白酒耐存储、便于运输,且高度白酒能暖身解乏、消毒镇痛,成为当时重要物资,仅四川一地,三年内白酒产量就增加5000万斤。

1949年后,国家将白酒生产纳入轻工业发展规划,在税收、原料供应上给予支持,茅台、五粮液等酒厂率先推进机械化生产。不过当时全国白酒产能有限,1949年前后仅10.8万吨,约合2.1亿瓶,人均年消费量极低。

1951年起,国家对酒类实行专卖制度,由国营酒厂负责生产,商业部门统一销售,凭票购买,这一时期泸州老窖在行业内影响力较大,而黄酒与白酒的差距逐渐拉大,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18种名酒中白酒占8种,黄酒仅2种。

1989年白酒专卖制度取消后,行业进入市场化竞争阶段。

各酒企积极探索营销模式,茅台结合历史渊源,打造国宴用酒、国礼等品牌形象,通过控制产量、提升价格,出厂价从35元涨至140元,确立高端定位;五粮液通过代工贴牌模式,孵化出100多个子品牌、200多种产品;孔府宴酒1994年以3079万元拿下央视广告标王,当年销售额接近10亿元;秦池白酒也曾凭借高额广告投入成为知名品牌,这些营销举措推动白酒行业快速发展。

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政务、商务宴请需求增加,餐饮行业繁荣,白酒行业迎来黄金期。2003年至2012年,全国白酒产量年均增长12%,2012年产量突破1100万吨,2016年达到1358万吨的峰值。

近年来白酒行业面临的挑战,首先来自政策调整。

2012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规范公款消费,此前政务消费在白酒市场占比约40%,政策实施后,2013年1月白酒行业股市市值蒸发超28%,16家上市酒企中15家股价下跌13%至55%,茅台酒价格从2012年的2000元降至2014年的800元,公务消费占比降至1%。

其次是消费场景的变化。过去20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动大量商务用酒需求,拿地、开盘、封顶等环节常以白酒助兴,据统计42%的白酒消费发生在商务宴请场合。

2004年至2013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长554%,同期白酒产量从331万吨增至1226万吨;而2012年至2024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从4.9%降至-10.6%,商务用酒需求随之减少。同时,宴席市场白酒退酒率上升,用酒需求下滑15%至20%。

年轻群体消费习惯的转变是另一重要因素。五粮液对1000名20至35岁年轻人的调研显示,仅19%的年轻人喜爱白酒,低于啤酒、洋酒、果酒等品类。超过60%的年轻人偏好低度酒,对高度白酒的辛辣口感接受度低。

面对行业变化,酒企积极寻求突破。今年以来,头部酒企已推出40多款新品,光瓶酒、低度酒及跨界啤酒占比近半,酒鬼酒正在研发28度、21度、18度等低度产品,五粮液、珍酒等推出自有啤酒品牌。茅台与瑞幸合作推出酱香拿铁、泸州老窖与茶百道联合推出白酒奶茶,通过跨界合作贴近年轻消费群体。

出海成为酒企拓展市场的另一方向,2025年上半年中国白酒出口831万升,但仅占国内产量的0.04%,茅台等龙头企业国外销售额占比约3%,白酒国际化仍需长期努力。

当前白酒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如何创新消费场景、拓展市场渠道,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来源:翼峰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