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有俩大事儿炸了内娱,辛芷蕾凭《日掛中天》拿了威尼斯影后,还是继巩俐、叶德娴之后第三个中国籍得主;差不多时候,唐嫣靠《繁花》摘了金熊猫视后。俩奖一出来,网上直接吵翻,#85花格局改写#这话题阅读量都破12亿了,满屏都是“85花又要洗牌”的声音。说实话,
2024年有俩大事儿炸了内娱,辛芷蕾凭《日掛中天》拿了威尼斯影后,还是继巩俐、叶德娴之后第三个中国籍得主;差不多时候,唐嫣靠《繁花》摘了金熊猫视后。俩奖一出来,网上直接吵翻,#85花格局改写#这话题阅读量都破12亿了,满屏都是“85花又要洗牌”的声音。说实话,我瞅着这阵仗都懵了,咋从马思纯到辛芷蕾,只要有女演员拿个奖,就得“洗一次牌”?这85花的圈,咋跟打麻将似的,总在重新码牌?
要聊洗牌,先得搞清楚啥是“85花”。通常说的是1985年前后出生,既有影视成绩,又有流量和国民度的女演员,刘亦菲、赵丽颖、杨幂、刘诗诗、唐嫣这五位是公认的。可问题也在这儿,1983年的唐嫣算不算?非科班还有演技争议的杨颖、走文艺片路线的倪妮该不该加进来?行业里至今没个统一说法,跟没准星的枪似的。
这标签也不是凭空来的。2009年腾讯娱乐跟央视评了“四小花旦”,刘亦菲、杨幂都在里头,还有王珞丹和黄圣依,这算是85花的雏形。后来2010到2015年,古偶剧火得一塌糊涂,《仙剑奇侠传》系列让刘亦菲、杨幂圈粉无数,杨幂的《宫》、刘诗诗的《步步惊心》、赵丽颖的《花千骨》更是爆得没边。这些剧把她们的国民度抬得老高,“85花”这称呼也就跟着媒体报道和粉丝讨论定下来了。
可从那以后,“洗牌”就没停过。2016年马思纯跟周冬雨凭《七月与安生》拿了金马影后,#马思纯晋升85花#话题阅读量破3亿,大家立马开始聊“85花实力梯队”;2017年景甜靠《大唐荣耀》圈粉,那剧全网播放量超100亿,媒体直接把她归成“准85花”,半年里她的商业代言从5个涨到12个;2020年张雨绮上《乘风破浪的姐姐》火了,“敢爱敢恨”的人设出圈,“张雨绮挤入85花“又吵了一阵;2021年更热闹,童瑶凭《三十而已》拿白玉兰视后,张小斐靠《你好,李焕英》摘金鸡影后,那年被称作“85花晋升大年”。
2022年热依扎用《山海情》里的“李水花”拿了飞天奖视后,成了首个85后飞天视后,打破了“85花没正剧奖项”的说法;到2024年,辛芷蕾和唐嫣一获奖,刘亦菲、赵丽颖、杨幂的粉丝又因为“拉踩言论”控评大战。老实讲,这洗牌频率,比我换手机壳还勤,越洗越乱。
可吵了这么多年,我越看越觉得,这“洗牌”讨论没啥意义。首先这“85花”标签是有时代性的,它是跟着2010年前后的古偶剧红利来的,那时候她们的代表作基本都是偶像剧。但现在不一样了,85花们早开始转型了。赵丽颖演《风吹半夏》拿了金鹰奖最佳女主,走的是现实主义路线;杨幂拍《刺杀小说家》,票房也有10亿多,在冲大银幕。很显然,她们早跳出了“古偶小花”的框,再用“85花”这旧标签衡量,根本看不到她们的突破,这不是瞎评嘛。
而且很多被拉进来“洗牌”的女演员,根本就不算“85花”的路子。马思纯拍《第一炉香》走文艺片路线,童瑶靠《大江大河》这种正剧出圈,热依扎在《山海情》里演现实题材,辛芷蕾更是凭国际电影拿奖。中国戏剧家协会说“青衣”是侧重演技和复杂角色塑造的,这些女演员明明是“青衣”的路子,硬塞到“85花”这个偏流量、偶像剧的标签里,这不就是把苹果往橘子筐里放嘛,完全乱了套。
再说了,这种捆绑归类也不是内娱独有的,国内早有“四旦双冰”,2004年就成型了,后来汤唯加进来;华语乐坛还有“四大三小”,都是市场推广和媒体搞出来的。国外也一样,日本有“平成三大歌姬”,宇多田光、滨崎步、仓木麻衣那几位,专辑总销量超1亿张;欧美有“MainstreamPopGirls”,LadyGaga、TaylorSwift她们,都是特定时期的产物。说白了,这就是为了让大家好记,也方便媒体造话题、粉丝找归属感,可真要拿这标签当衡量艺人的标准,就太死板了。
既然没啥意义,为啥“洗牌”话题总停不下来,其实背后都是各有各的算盘。媒体最乐意搞这个,新浪娱乐2021到2024年写了50多篇关于85花洗牌的文章,平均每篇阅读量150万+。#85花谁最能打#这种话题一出来,很容易引发粉丝对立,流量就来了。对媒体来说,这就是低成本赚流量的好法子,不用费脑子想选题,扔个“谁能进85花”的问题,就能吵起来。
吃瓜群众也乐意凑这个热闹,豆瓣上有个“85花实绩对比楼”,累计回复超10万条。大家拿着“奖项、票房、代言”这些看得见的标准比来比去,跟玩游戏似的,能找到参与感。毕竟这种有明确对比维度、又总在变的话题,看个热闹很轻松。
说到底,“85花洗牌”就是行业、粉丝、观众一起凑的热闹,标签只是个工具,根本承载不了艺人的整个艺术生涯。咱们看个乐子没问题,但别真把这“排位”当回事。与其纠结谁进了85花、谁掉了队,不如多看看她们的作品,赵丽颖的《风吹半夏》、热依扎的《山海情》,这些好作品才是真的能留下来的东西。要是内娱能少点标签绑架,多点对作品的关注,那才是真的“百花齐放”。
来源:念寒尘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