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敲定!早籼稻128元/50公斤农民如何规划种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7 08:01 1

摘要:政策目标:稳面积、保产能、促优质。早籼稻提价旨在遏制双季稻改单季稻趋势,中晚籼稻与粳稻持稳则引导农户转向优质品种(如香稻、糯稻)​​。

2025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敲定!早籼稻128元/50公斤,农民如何规划种植?

(点击查看政策原文:国家发改委2025年稻谷最低收购价通知])

一、政策核心:早籼稻连续6年提价,中晚籼稻粳稻持稳

2025年国家发改委明确稻谷最低收购价:

- 早籼稻:128元/50公斤(同比上涨0.02元/斤,连续6年提价)​​

- 中晚籼稻:129元/50公斤(与2024年持平)​​

- 粳稻:131元/50公斤(与2024年持平)​​

政策目标:稳面积、保产能、促优质。早籼稻提价旨在遏制双季稻改单季稻趋势,中晚籼稻与粳稻持稳则引导农户转向优质品种(如香稻、糯稻)​​。

二、农民种植规划三大策略

1. 优先发展早籼稻,锁定收益

- 区域推荐:湖南、江西等双季稻主产区,早籼稻每亩收益较玉米高15%-20%​​。

- 技术要点:采用集中育秧、机械化插秧,降低人工成本。例如湖北推广“智能温室+多层秧架”,苗床与大田比例达1:200,节本增效显著​。

2. 中晚稻聚焦“优质优价”

- 品种选择:优先种植米质优、抗病性强的品种,如鄂中5号(中晚籼稻)、吉粳88(粳稻),收购价可比普通稻高0.1-0.2元/斤​​。

- 订单农业:与加工企业签订优质稻订单,如广东与湖南签订100万吨优质稻协议,收购价高于市场价0.2元/斤​。

3. 再生稻+制种稻双轮驱动

- 再生稻模式:头季稻收割后利用稻桩再生,亩均增产300-500斤,湖北天星乡试点亩均增收1200元​​。

- 制种稻高收益:岑巩县水稻制种亩均收益超5000元,企业回收价达12元/公斤,建议规模种植户参与​。

三、典型案例:政策红利下的种植转型

案例1:湖南长沙双季稻种植户王大哥

- 策略:早稻种“中嘉早17”(亩产550斤),晚稻种“泰优农39”(优质籼稻)。

- 收益:早稻获最低价收购保底,晚稻通过订单溢价增收400元/亩,全年净利润达3000元/亩​​。

案例2:黑龙江五常稻农张大姐

- 策略:缩减普通粳稻种植面积,改种“稻花香2号”优质稻,配套“稻蟹共作”模式。

- 收益:稻米收购价达2.8元/斤,螃蟹亩均增收2000元,综合收益提升50%​​。

四、专家建议:把握三大趋势

1. 成本控制:采用无人机施肥、智能灌溉等技术,每亩节本100-150元​​。

2. 政策联动:叠加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20元/亩)、种粮大户补贴(500元/亩),综合收益再提升10%​​。

3. 市场预判:2025年稻谷收购总量限5000万吨,早籼稻或优先收购,建议5月底前完成播种​​。

从“种得好”到“卖得出”

2025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释放明确信号:早籼稻稳面积、优质稻增效益。农民朋友可参考“早籼稻+再生稻”“制种稻+订单农业”等模式,实现收益最大化。转发本文,助力更多乡亲掌握政策红利!

来源:乡野华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