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农业激活安宁乡村振兴新引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0 03:00 1

摘要:秋日的阳光洒在安宁市温泉街道甸中村的广袤田野上,七彩玉米在绿浪中熠熠生辉。“每拆开一苞都是大自然的盲盒!”种植基地负责人李雨兴奋地递给记者,饱满的籽粒在阳光下泛着宝石般的光泽,“温泉的矿物质土壤和高原阳光,赋予了这些玉米独一无二的灵气。”

秋日的阳光洒在安宁市温泉街道甸中村的广袤田野上,七彩玉米在绿浪中熠熠生辉。“每拆开一苞都是大自然的盲盒!”种植基地负责人李雨兴奋地递给记者,饱满的籽粒在阳光下泛着宝石般的光泽,“温泉的矿物质土壤和高原阳光,赋予了这些玉米独一无二的灵气。”

这片云南单体面积最大的七彩玉米种植基地,正是安宁市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经过两年多在全国多地试种探索,安宁市田间四季农业有限公司最终选择在甸中村扎根——这里得天独厚的亚热带高原气候、富含矿物质的温泉土壤以及完善的灌溉系统,为七彩玉米提供了最佳生长环境。今年春季播种的130亩玉米,如今迎来了硕果累累的丰收季,颗粒饱满度和色彩层次均达到顶尖水平。

“普通玉米亩收益约800元,而我们的七彩玉米通过文创开发,亩产值可突破2万元!”李雨指着田间正在劳作的村民笑道。这些曾经闲置的土地,如今在政策赋能下焕发新生:安宁市政府投入70万元专项水利资金建成智能化灌溉系统,街道办协助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文创技能培训——多管齐下的政策支持,让这个创新项目正快速成长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金色产业”。

丰收的喜悦浸润在每一个劳动环节中。村民们手法娴熟地采摘着玉米棒,这些色彩斑斓的果实将被送入加工车间,经过晾晒、抛光等工序后,变身成为时尚手链、艺术挂画、盲盒礼包等文创产品,价值从最初的每包10元跃升至百元以上。正在地里掰玉米的当地村民张桂琴乐得合不拢嘴:“以前种普通玉米只够温饱,现在每天采玉米就能赚100多元,以后还能学手工制作技术!”

这份丰收的喜悦正沿着产业链持续蔓延。在基地新规划的观光体验区,游客们穿梭于玉米迷宫之中,亲手体验玉米饰品的制作乐趣;周边农家乐的老板忙着接待前来体验田园风光的城市家庭;电商直播间里,主播们正热情推介着“安宁七彩玉米”盲盒礼包……这种“农业+文创+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让昔日的传统农业乡镇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安宁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在特色农业项目的带动下,2024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398元,同比增长6.1%,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更实现79.85%的显著增长。这些数字背后,是安宁市持续深化“三变改革”的创新实践——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户真正产业增值收益。

“农业不再是‘土里刨食’,而是‘土里生金’。”温泉街道办副主任周源杰望着丰收的田野感慨道。未来,七彩玉米不仅有望成为“云品出滇”的特色名片,更探索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基地与农科院合作开展品种优选培育,与高校共建文创设计工作室,甚至与文创团队洽谈海外市场拓展。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粒粒七彩玉米正串起一条充满生机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书写着安宁乡村振兴的绚丽篇章。

云南网记者 陈熙

来源:长江严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