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锦赛田径赛事如火如荼进行中,可电视机前的观众却有点坐不住了——不为比赛本身,倒是被那帮解说员给逼得差点砸遥控器。咱们实话实说,现在这体育解说,真是越来越听不下去了。
世锦赛田径赛事如火如荼进行中,可电视机前的观众却有点坐不住了——不为比赛本身,倒是被那帮解说员给逼得差点砸遥控器。咱们实话实说,现在这体育解说,真是越来越听不下去了。
就拿这两天女子百米栏和短跑项目来说,真是听得人一肚子火。弗雷泽·普莱斯什么级别?短跑史上数得着的传奇,九枚世锦赛金牌得主,到她出场时候,解说就轻飘飘一句“这位老将也上场了”,再没多一句介绍。你哪怕多说一句“这是五届世锦赛冠军得主”呢?现场观众都集体起立鼓掌了,解说还跟没事人一样淡定。更离谱的是后来有运动员比赛中摔倒,镜头都给特写了,解说居然全程沉默,像突然断线似的,到最后连句安慰或情况说明都没有——这职业素养也太感人了。
再说女子100米栏,尼日利亚的阿穆桑出场时,我真是竖起耳朵等着听介绍——这位可是当前世界纪录保持者啊!结果呢?啥也没提。我真怀疑他到底认不认识这位选手。别说专业解说,就是个平常关注点田径的观众也都知道她破纪录的事吧?这种基本功课都不做,真不知道央视选人是什么标准。
其实咱们也不是非要吹毛求疵,但解说解说,你总得“解”得明白、“说”得生动吧?现在可好,不少解说员全程梦游,词汇贫瘠到只剩下“差不多”、“可能”、“也许”、“就一点点”……外国选手破个PB,他们激动得声音抖三抖;中国选手拼进决赛,他们反而冷静得像播天气预报。咱们自家运动员能站上世锦赛舞台,本身已经非常了不起,凭什么就不配多两句肯定和鼓励?
说实话,我现在看比赛经常直接静音。不是我不爱听解说,是真的受不了那种废话连篇、赛况不报、光扯闲篇的解说风格。你卖弄那点百度来的背景知识,还不如专心把场上比分、选手状态、战术变化讲清楚。观众耳朵尖着呢,谁在认真准备、谁在混时间,一听便知。
想起从前杨健解说的田径比赛,那才叫一个带劲。他声音一起,百米冲刺就像在你眼前爆发,撑杆跳高都多了三分紧张感。洪刚的排球、黄健翔的足球,哪个不是专业与激情并存?说句不客气的话,那代解说员是真正把体育解说当成一门艺术在钻研,而现在有些人只当是个铁饭碗在应付。
说到底,观众想听的不过是一个懂比赛的自己人,把专业的信息、细腻的情绪传递出来。你不需要嘶吼,但至少得真诚;不一定每句都精准,但至少要做足功课。体育解说员是陪着亿万观众经历激动与遗憾的人,别让咱们最后的选择,只能是按下静音键。
真心希望央视和各大平台长点心吧,培养几个真正靠谱的解说不容易,但再不改进,观众可就全跑光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来源:缕缕青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