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更好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全面落实铜陵金融监管分局关于深入开展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的部署要求,近日,建行铜陵市分行紧扣“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主题,启动开展金融教
为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更好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全面落实铜陵金融监管分局关于深入开展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的部署要求,近日,建行铜陵市分行紧扣“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主题,启动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聚焦群众关切,开展政策宣导。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建行铜陵市分行持续强化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行为规范培训,严防虚假营销宣传、销售误导、适当性管理不到位等行为。组织多场投资者教育活动,围绕金融产品适当性开展宣传,普及各类金融知识,帮助消费者和投资者掌握产品特征,了解金融营销中常见的风险点和易受误导环节,倡导理性消费理念和价值投资观念。针对金融领域非法中介现象,开展提示提醒,揭示分析恶意逃废债务、非法代理退保理赔、非法存贷款中介、虚假征信修复等非法金融行为的表现形式及特点,帮助公众明辨风险。
加强反诈宣传,弘扬诚信文化。活动期间,建行铜陵市分行在下辖网点的营业大厅、户外劳动者驿站等线下宣传阵地布放折页、海报等宣传资料,利用电子屏及自助机具滚动播放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内容,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一线工作人员“前哨”作用,面向群众深入开展反诈预防预警教育。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开展诚信文化宣传,弘扬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引导员工规范从业行为,推动诚信文化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业务经营全流程。与此同时,组织开展“进企业、进商圈、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的“五进入”活动十余场,邀请社会公众参与线上线下互动,将风险提示“送上门”,推动金融知识和风险提示深入基层、直达群众。注重对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宣防,提醒群众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帮助提升人民群众对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免疫力”。
此次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是建行铜陵市分行践行社会责任、服务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建行铜陵市分行将持续构建多元化金融教育宣传体系,不断提高金融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金融获得感和安全感,为营造健康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建行力量”。
老年人风险提示案例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很多潜在风险,比如社交诈骗、医疗欺诈、身体不适等。虽然这些风险早已被提示,但很多老年人依然难以规避风险发生。因此,老年人风险提示案例对于老年人防范风险、维护权益大有帮助。下面,我们将以一个老年人社交诈骗的案例为例,分步骤阐述老年人如何通过风险提示案例规避风险,维护自身权益。
案例描述
某天,周大爷在家里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他的亲戚,需要急用钱,请求他借款。周大爷感到很紧张,于是询问了对方相关信息,对方非常熟练地说出周大爷几位亲戚的名字。听完后,周大爷没有丝毫怀疑,立刻把钱转给了对方。过了几天,周大爷想起问亲戚还钱,再拨打对方电话时,结果无人接听,这才意识到自己被诈骗了。
第一步:保持冷静
面对类似的情况,老年人首先要保持冷静。如果对方自称是亲戚需要急用钱,向自己借款,老年人应冷静下来,不急于做出决定,否则,很可能会掉进诈骗陷阱。
第二步:查证身份
老年人在接到电话后,应该主动询问对方身份信息,例如户口所在地、年龄、亲属关系等。可以通过打电话询问亲戚或是查看身份证件核实身份。如果发现对方身份存在问题,应第一时间挂断电话。
第三步:拒绝借款
老年人应该警惕任何借款请求。未经认真核实,不要随意转账或借款给陌生人。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可以询问身边的亲属或朋友,在他们带领下到银行柜台进行转账操作。
第四步:报警求助
如果老年人已经被骗,需要立即报警,寻求当地公安机关帮助。如果老年人发现自己被骗了,不要害怕或感到羞愧,及时报警并配合警察是正确的决定。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铜陵监管分局
铜陵市银行业协会
建行铜陵市分行
宣
来源:铜陵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