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8日,公安部网安局公布10起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AI工具编造“泰州姜堰政府干部因食用方便面被通报”网络谣言、以“保护大熊猫”名义实施系列网络暴力、跳水运动员被实施网络暴力、“开盒”网暴检察官和卢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来源:新华网)
【高层法治动态】
【公安部: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
9月18日,公安部网安局公布10起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AI工具编造“泰州姜堰政府干部因食用方便面被通报”网络谣言、以“保护大熊猫”名义实施系列网络暴力、跳水运动员被实施网络暴力、“开盒”网暴检察官和卢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来源:新华网)
【国咨说】
网络空间绝非法外之地,此次公布的10起典型案例,涵盖网络谣言、暴力、侵犯公民信息等多领域,彰显了对网络违法犯罪零容忍的态度。通过严打此类行为,不仅能维护健康网络生态,更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震慑潜在违法者,促使网络运营者加强内容审核,共筑清朗网络空间。
【北京网信办:清理涉未成年人违法违规短视频】
近期,北京市网信办启动了2025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整治工作,指导属地各平台清理了近百万条涉及未成年人的违法违规短视频,并发布了一批典型案例。重点整治的有4类问题,第一是网络侵害,第二是隐蔽传播违法违规信息。第三是诱导未成年人线下从事危险的活动。第四就是利用未成年人形象牟利。(来源,央视网)
【国咨说】
未成年人缺乏辨别能力,易受不良短视频影响。清理近百万条违规视频,从源头减少侵害、隐蔽传播违法信息、诱导危险活动及利用孩子形象牟利等乱象,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体现了对下一代成长的深切关怀与法律保护。
【国内热点】
【北京:翟欣欣涉敲诈勒索案一审获刑12年】
9月19日,据央视新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翟某某涉嫌犯敲诈勒索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案依法公开宣判,以敲诈勒索罪判处翟某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判决翟某某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魏某某等人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7万余元。(来源:鲁中晨报、九派新闻)
【国咨说】
翟某某因敲诈勒索获刑12年并罚款、赔偿,彰显了法律对恶意勒索行为的严厉惩处。此判决不仅维护了受害者权益,也向社会传递了明确信号:任何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法治秩序。
【山东:“入室抢婴案”一审宣判,四被告被判拐卖儿童罪】
9月19日,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山东入室抢婴案”作出一审宣判。以拐卖儿童罪分别判处:曾某孩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吕某东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王某勇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袁某贵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依法支持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姜某乙、乔某某(被害人姜某甲的父母)诉讼请求人民币20万元。(来源:上游新闻)
【国咨说】
“入室抢婴案”四被告获严惩,体现了法律对拐卖儿童犯罪的零容忍。主犯被判死缓,其他被告也受到重罚,彰显了法律保护儿童权益的坚定立场。此判决不仅是对受害者的慰藉,更是对社会正义的捍卫,对潜在犯罪者形成强大震慑。
【国际热点】
【新加坡:将加强干预拟定新法,供家暴受害者更有力保障】
为减少家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新加坡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将投入更多资源,强化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包括制定新的家庭暴力法令,为家暴受害者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目前,家暴相关法律条文主要纳入《妇女宪章》。新加坡国会在2023年7月通过《妇女宪章(家暴与其他)》修正法案,新增“紧急令”,授权家暴紧急应对小组在处理高风险案件时,可当场发出临时禁令,限制施暴者行为。相关法令已于今年1月生效。(来源:联合早报)
【国咨说】
新加坡拟制定新家暴法令,为家暴受害者提供更强法律保障,是积极的社会进步举措。通过新增“紧急令”等措施,强化预防性干预,能有效减少家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此举不仅保护了受害者权益,也促进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
【学者观点】
【吴昊(上海交通大学民商法学博士生):承认纯粹将来债权于处分合意时即可作为处分对象,历史上已经存在现时处分的可能性】
对于纯粹将来债权处分合意的生效时点,我国司法实践与文献一边倒地秉持预先处分模式的解释结果。然而,以是否承认纯粹将来债权于处分合意时即可作为处分对象为标准,可以区分为现时处分与预先处分两种模式。历史上已经存在现时处分的可能性,而现时处分引发的直接取得效力亦有利于资产证券化中的投资人保护。处分行为的各项生效要件的规范目的有追问必要。处分行为的“既有”教义并非阻拦认可处分纯粹将来债权于合意时即有效的理由,因此不会限制当事人就此达成的合意发生现时处分效力。而纯粹将来债权的确定性可以借助负担行为的可确定性实现。在就同一纯粹将来债权实施矛盾处分的场合,《民法典》第768条提供了正当性基础。(来源:南大法学202504《论纯粹将来债权现时处分模式的解释可能》)
【国咨说】
吴昊博士提出的纯粹将来债权现时处分模式具有创新性。承认其在处分合意时可作处分对象,有利于资产证券化中的投资人保护。历史存在的现时处分可能性及规范目的追问,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此观点若能被采纳,将促进法律解释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推动相关领域法律发展。
【本期资讯团队】:
来源:北京元法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