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际资本正以真金白银表达对中国资产的信心,高盛、花旗等顶级投行相继上调中国科技股目标价,外资机构对中国股票的净流入持续领跑新兴市场。
国际资本正以真金白银表达对中国资产的信心,高盛、花旗等顶级投行相继上调中国科技股目标价,外资机构对中国股票的净流入持续领跑新兴市场。
9月18日,高盛研究部发布最新报告,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
报告预测未来12个月A股和H股潜在上行空间分别为8%和3%。这已是近期多家国际投行对中国资产集体看多的延续。
国际资本对中国科技板块的加仓动作明显。富途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raneShares资产规模达到94.07亿美元,较8月底的83.23亿美元增长13%。
高盛观点:超配评级,看好未来潜力
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及其团队在9月18日发表最新观点称,维持对中国股市的超配评级。他们建议投资者逢低吸纳,看好“中国民营企业十杰”、人工智能、反内卷及股东回报等主题。
报告指出,本轮由估值及流动性驱动的股市上涨是一种全球现象,并非中国独有。高盛构建的A股散户情绪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更多属于盘整而非反转(盘整指股价在一定区间波动,反转指趋势向相反方向转变)。
估值方面,多数指标显示大盘股并未被高估,指数市盈率处于中段区间。MSCI中国和沪深300分别交易于13.5倍和14.7倍的12个月预期市盈率,仍低于历次牛市约15-20倍市盈率的历史估值上限。
资金动向:机构资金成为主力
与市场普遍认知不同,高盛报告指出,中国本土和海外的机构投资者一直是本轮反弹的关键资金提供方。
国内公募基金在过去几个月迅速提高了股票敞口,其投资组合中的现金比率已降至五年来的最低点。行业数据显示,国内保险公司今年以来已将其股票持仓增加了26%。
海外资金方面,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尤其是A股的参与度已升至周期性高点。高盛主经纪商数据显示,全球对冲基金在8月份的A股总资金流入创下近年来单月最高纪录。
联博基金市场策略负责人李长风表示,海外机构投资者正在持续增配A股,反映出国际资本对中国政策改善和估值修复空间的认可。
个股评级:多家巨头目标价被上调
近期,以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百度为代表的一批中国股票迎来国际投行集体上调目标价。
高盛在最新研报中将阿里巴巴美股目标价从163美元升至179美元,港股目标价从158港元上调至174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高盛认为,中国云端超大规模企业的多芯片策略已更新了中国AI云端行业的叙事,为该行业带来复合增长潜力。
花旗9月17日就腾讯控股发布研报,维持买入评级,将目标价定为735港元。花旗预计腾讯控股将转化AI能力以提升核心业务货币化,或加速云端、业务服务收入增长。
杰富瑞发布研报表示,百度近期的AI发展吸引市场关注,包括签署多个大型AI合作客户等。该行维持百度买入评级,将其美股目标价由108美元升至157美元。
科技板块:外资密集调研芯片企业
中国科技产业,特别是芯片领域,受到国际资本的高度关注。外资机构正在密集调研中国芯片企业。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9月17日,唯捷创芯迎来41家外资机构调研,纳芯微、芯原股份、国芯科技、东芯股份和瑞芯微均迎来20家外资机构调研。
以纳芯微为例,在公司8月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中,参会名单中出现了富达、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外资巨头的身影。
景顺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首席投资官马磊表示,他最看好的板块是半导体设备。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
增量资金:潜力巨大,空间可观
高盛报告认为,中国股市仍有巨大的增量资金潜力。
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严重偏向房地产(55%)和现金存款(27%),而股票(含公募基金)仅占11%,远低于全球主要市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数以万亿计的资金有望从存款和房地产市场逐步、长期地转向股市。
具体而言,2020年以来家庭新增存款80万亿元,其中55万亿元可视为超额储蓄;理财产品31万亿元和货币基金15万亿元也为股市提供潜在资金来源。
机构方面,目前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在A股的持股比例仅为14%,远低于新兴市场(50%)和发达市场(59%)的平均水平。报告测算,如果机构持股比例提升至新兴市场或发达市场的平均水平,将可能为A股市场带来14万亿元或30万亿元的潜在资金流入。
投资主题:关注科技与创新
外资机构普遍看好中国科技产业的长期发展机遇。惠理集团投资组合总监盛今表示,中国在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使得国际投资者对科技板块的估值修复抱有期待。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在研报中表示,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机器人技术以及生物科技/药物研发等科技领域,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使得投资中国市场成为必然选择。
富达基金经理张笑牧指出,在港股市场中看好一些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企业,虽然其大多数仍然处于技术创新的高投入期,但是在政策红利的支持下,他们在商业化、货币化的努力上陆续有超预期的进展。
全球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数据显示,主动配置型外资已连续数周净流入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复苏,企业盈利改善,以及AI、半导体等硬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股市的“慢牛”格局似乎比以往更加稳固。
综合财联社、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网、21世纪经济报道等
来源:广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