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 931年9月18日,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 931年9月18日,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植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郭廷以( 1904-1975),字量宇,河南舞阳人。毕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曾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访学,并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高级研究员。代表作有《太平天国历法考订》《中国近代史》《郭嵩焘先生年谱》《太平天国史事日志》等。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活字君特与书友分享史学大家郭廷以教授在《中国近代史纲》中的相关内容,回顾从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建立到东北义勇军英勇抗日的历史。
日本侵占东北
郭廷以|文
本文原刊 《中国近代史纲》
九一八事变
日本之炸死张作霖,阻挠张学良易帜,虽均未得遂其宰割东北的预望,但既定方针,丝毫不会改变,继续对张学良诱胁,先求实现铁路政策,张始终推之于中央政府。关东军准备倒张,另立政权。中俄中东铁路问题发生,关东军高级参谋 坂垣征四郎 大佐、参谋 石原莞尔中佐主乘机占领满蒙, 滨口 内阁不许。外相 币原 以素主中日提携的 佐分利贞男 为驻华公使,致力外交解决,为军人所不喜。数月后,佐分利暴卒,传说系被谋杀。币原拟以 小幡酉吉 继任,未获中国同意,军人指 币原 外交软弱。1930年5月, 坂垣 表示满蒙问题非外交手段所能了,惟有诉诸武力,驱逐张学良, 石原 拟有“攻沈要领”。
板垣征四郎(いたがき せいしろう,1885年1月21日—1948年12月23日)是日本陆军大将,甲级战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亚洲的重要罪魁之一。他在策划和实施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最终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中国经过八个月的中原大战,元气大损。东北军入关后,东三省驻兵减弱,张学良长期留住北平,注意力转向关内,日本军人认为此时夺取东北,可不费吹灰之力。1931年3月,阴谋国内政变不成, 石原 准备先在国外行动,然后改造内政,制订一《解决满蒙之战计划大纲》。所谓“全满日人自由同盟”,鼓吹满蒙独立,“日本对外同志会”主张对满蒙铁路问题采强硬态度。
石原莞尔(いしはら かんじ,1889年1月18日—1949年8月15日),生于日本山形县鹤冈市,日本帝国时代的陆军中将。日军侵略战略的规划者、理论家。日本思想家、政治家,军国主义鼓吹者。
5月以来,日本军人复认为外在的形势于日本有利,广州、南京之争方急,江西红军势张,长江水灾严重,欧美经济恐慌,确为对东北行动的少有机会。再者,苏俄国力日长,控有外蒙,为了遏制其续行扩张,亦有此必要。
6月,陆军省与参谋本部拟成一《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关东军加紧制造中国内乱。
7月,煽动河北的 石友三 叛乱,以飞机送流亡大连的 阎锡山 重返山西,命与 石友三 合攻北平、天津,使张学良无暇顾及东北。同月,长春 万宝山 韩侨与当地农民冲突,朝鲜发生排华暴动。日本军事间谍 中村震太郎 在辽宁洮南被杀的消息,亦于是时传出,石原主张自行处理。 陆军大臣 南次郎召开师团长会议,谓满洲事态重大,军人当善尽职责,必要时迫中国屈服。
南次郎(みなみ じろう,1874年8月10日—1955年12月5日) ,日本陆军大将,骑兵出身,九一八事变时的陆军大臣。后历任关东军司令、朝鲜总督,东京审判的28个甲级战犯 之一。
1931年5月,南满铁路会社总裁 内田康哉 曾警告辽宁省主席 臧士毅 ,东北铁路悬案必须作相当解决,否则日本少壮军人将有行动。6月初,臧士毅派员赴北平向张学良请示,张未加重视 1 。及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发生,7月6日,命沈阳东北政务委员会,力避与日本冲突。 蒋中正 忙于对江西红军进行第三次“围剿”,及应付两广军事,12日,致电张学良,谓“现非对日作战之时,以平定内乱为第一”。7月23日,通电全国,宣布“攘外应先安内”。8月中旬,得知关东军有意启衅,尚不了解其最后企图。9月6日,张学良命沈阳军事负责人谓,“无论日人如何寻事,须万分容忍,不与抵抗,以免事态扩大”。11日,蒋亦命其避免与日本冲突。事变之日,蒋赴江西督师剿共,兼防粤、桂。 此为不抵抗政策的由来。
万宝山事件是指1931年7月,在中国吉林省长春县万宝山镇(今属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日本煽动朝鲜侨民与中国农民因租地开渠问题发生冲突,随后日本警察借机非法介入、扩大事端,并以此在朝鲜半岛境内煽动大规模排华风潮的一系列事件。该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前夜的重要序幕。
1931年8月中旬, 币原 命沈阳日本总领事 林久治郎 与 臧士毅 交涉中村案,张学良亦派人往东京商谈。 南次郎 宣称,对中村案除武力报复外,别无他策,关东军即积极部署。9月10日,沈阳日本特务机关长 土肥原贤二 大佐返东京与军部计议。11日,昭和天皇饬令 南次郎 整顿关东军风纪。14日,陆军省、外务省均接沈阳密电,知事机紧迫,关东军行动在即。第二天,南次郎派参谋本部作战部长 建川美次 前往宣达天皇的诰诫, 坂垣、石原 获悉后,决照预定计划执行。9月18日下午, 建川 抵沈阳,当晚十时三十分, 关东军南满铁道守备队 炸毁沈阳附近柳条沟铁轨,“九一八事变”爆发。
九一八事变当夜日军炸毁铁路的地点
东北军共约二十万人,半数驻于关内,东北边防司令长官 张学良 及黑龙江省府主席 万福麟 均在北平,吉林省政府主席 张作相 居辽西锦州,在沈阳的仅为辽宁省主席 臧士毅 ,事先皆无警觉,丝毫未作准备。关东军一万余人于八小时内,占领沈阳城、军营、兵工厂、飞机场。第二天,长春、营口、安东等地一一失陷,朝鲜日军分向辽阳、吉林出动。 若槻礼次郎 内阁不准扩大事变 2 。关东军不理,9月20日占长春,21日占吉林省城。若槻再命退集南满铁路附近地区,不得进入北满,并请天皇制止。关东军声称如天皇约束其行动,将于满洲独立,终以恐刺激苏俄,暂不进占哈尔滨。
10月,关东军 嗾使 辽源镇守使 张海鹏 北侵黑龙江,为黑龙江军拒退。11月,关东军以苏俄表示无意干预,实行参加,进攻洮南昂绥铁路的嫩江桥,又被代理黑龙江省政府主席 马占山 击败,马占山成了抗日英雄。关东军再度来犯,马占山力战七日不敌,齐齐哈尔省城不守。
沈阳失陷后,东北边防公署及辽宁省政府移设锦州。关东军司令官 本庄繁 宣称不许锦州政权存在,日机一再轰炸。关东军占领齐齐哈尔后,移兵西犯,12月19日,限锦州政府机关于十五天内退入山海关。1932年1月2日,日军入锦州,整个东北在一百天内全部沦陷。
日制“满洲国”与义勇军奋战
1917年溥仪复辟失败,一般清室遗老终不死心,勾结军阀之外,尤望外力支持,特别是日本的支持。1924年,溥仪被逐出宫,不久逃入日本使馆。第二年,走天津日本租界,既不能享有民国政府的优待,复无从盗卖宫中珍宝,生活安全均是问题。国民革命军北伐,使他愈为惶惧。1928年,乾隆、慈禧陵墓被盗,复辟复仇之心愈炽,勾结日人愈力。
九一八事变前两个月,溥仪已知东北行将发生事故,以为大有可为。事变发生后,关东军决利用溥仪建立政权。1931年9月30日,天津日本屯驻军司令官 香椎浩平 邀溥仪与坂垣征四郎会晤,商议前往东北。经过 土肥原 的安排,11月10日,溥仪乘日船去旅顺, 郑孝胥 同行,欲先在东北复辟,然后重建大清帝国,做整个中国的皇帝。日本参谋本部及关东军计划是在东北建一新国,对于恢复大清帝国尚有顾忌。1932年2月,乘上海战争方酣,一面制造东北政权,一面攻占哈尔滨。此一新政权定名为 “满洲国” ,由汉、满、蒙、日、韩五族组成。溥仪力争“复位以正统系”,坂垣允于一年后实行帝制。
1932年3月9日,溥仪在改名“新京”的长春就任“满洲国”执政,年号“大同”,郑孝胥为国务总理,掌握实权的为日籍国务院总务厅长。8月18日,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与郑孝胥订立密约:“满洲国”的国防、治安均委托日本负责;铁路、港湾由日本管理、建筑;矿产资源由日本开发;日本有权向“满洲国”移民;日本人得充任“满洲国”官吏。9月15日,日本驻“满洲国”大使武藤信义再与郑孝胥签订《日满议定书》,内容与密约同。1933年,日军占领热河,1934年3月1日,溥仪改称“满洲国”皇帝,年号“康德”,这是他第三次称帝。次年4月,溥仪到东京答谢,说是“要尽全力为日、满的和平而努力”,“如果满洲人有不忠于满洲皇帝的,就是不忠于日本天皇”, 东北彻底日本殖民地化 。
东北正规军虽奉命对日不加抵抗,自动抵抗的仍旧不少。马占山之外,有吉边镇守使 李杜 、代理中东铁路护路司令 丁超 、吉林民政厅长 诚允 、团长 冯占海 ,及起自民间的 王德林、唐聚五、黄宇宙 ,分称自卫军或救国军,风起云涌,众约二十余万人 3 。初以为在国际压力与东北人民反抗之下,日本将知难而退。“满洲国”出现后,证明日本要永远霸踞。
东北义勇军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沦陷初期以旧军队为基础的自发抗日武装力量, 人数最多时曾达三十万人上下,活动地区几遍于全东北。
去冬嫩江桥之战,今春上海之战,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日军并非绝对不能抗拒。关内民众与张学良的支援,亦为有力鼓励 4 。4月至7月,黑龙江、吉林为主要战场,8月至9月,义勇军分攻沈阳、辽阳、抚顺、营口、长春、永吉各大城市,截断南满铁路,沈榆(沈阳至山海关)铁路、锦朝(锦州至朝阳)铁路、沈海(沈阳至海龙)铁路、吉敦(永吉至敦化)铁路,可说是义勇军抗日的高潮。9月,黑龙江旅长 苏炳文 起义于满洲里,联合马占山进向齐齐哈尔。11月击败日军,吉林李杜克复佳木斯,王德林亦获胜利,可说另一高潮。1933年1月,苏、马、李、王战败,分退俄境及辽宁、热河边地。热河失陷后,东北义勇军难得关内接济,在极端艰苦之下,继续奋斗不懈 5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