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污染”广告到4.25亿蓝领市场:鱼泡直聘凭什么豪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8 22:16 1

摘要:最近北上广深的打工人,怕是没少被鱼泡直聘的广告“洗脑”,创始人周峰穿蓝工服耍“双节棍”的画面,铺满地铁站和写字楼,网友吐槽“简直精神污染”。但说实话,这波争议背后藏着个关键问题:招聘市场都快饱和了,为啥鱼泡直聘还敢砸几亿打广告?

最近北上广深的打工人,怕是没少被鱼泡直聘的广告“洗脑”,创始人周峰穿蓝工服耍“双节棍”的画面,铺满地铁站和写字楼,网友吐槽“简直精神污染”。但说实话,这波争议背后藏着个关键问题:招聘市场都快饱和了,为啥鱼泡直聘还敢砸几亿打广告?

这事得从鱼泡直聘的“前世今生”说起,以前它叫鱼泡网,是农民工找活的“专属平台”,满屏都是土工、焊工的招聘信息。要知道,早年农民工找工作,80%都靠老乡带或蹲劳务市场,信息差能坑死人,有人被小广告骗交押金,转头就被拉黑;有人跟了一辈子包工头,下一个工地在哪都不知道。

鱼泡网瞅准了这痛点,搞出AI匹配+电话直聊的模式,不用填简历不用走流程,打个电话就能聊工作。创始人周峰把这比作“招聘界拼多多”,靠地推、加微信群裂变获客。早些年蓝领招聘是片流量洼地,慢慢攒下全国最多的包工头资源,他们可都是直接拍板招人,比白领平台的HR还多。

但现在鱼泡直聘不光盯着蓝领,还杀进了白领市场,这可不是个例,BOSS直聘蓝领收入占比快到40%,快手“快聘”月活2.5亿人,连赶集网都改直播带岗了。企业扎堆押注,其实是瞅准了俩趋势:蓝领变“香饽饽”,白领却在“去精英化”。

先看蓝领这边,现在中国蓝领有4.25亿人,上海一个制造业操作员的收入,比普通白领高37%。为啥?中国每年劳动人口减少约1000万,技术蓝领供不应求,比如会全屋智能的电工,工资比普通电工多一倍。00后当蓝领的意愿高达61.5%,是70后的两倍,职业本科院校这两年报考人数暴涨,家长们也琢磨过味儿了:有门技术比坐办公室靠谱。

再看白领,生成式AI一来,好多岗位正在“蓝领化”,微软报告里最不容易被AI替代的职业,全是工厂操作员、汽车维修工这些蓝领活儿。现实更魔幻:清华硕士被裁员后去学烹饪,本科生回炉读技校,前程无忧调研显示,快一半白领想转行学门手艺。说实话,现在不少白领干的活儿,跟流水线工人没啥区别,都是重复劳动,AI一上,饭碗就悬了。

不过啊,不是所有蓝领都能变“新中产”,也不是所有白领都能“回炉重造”。现在打开招聘平台,热门关键词都是“日结”“临时”“小工”,说白了,大部分蓝领工作本质是零工。数据显示,2024年灵活就业者突破2.65亿,相当于每天有18节高铁车厢的人加入零工大军。

这里面分两拨人:老一辈蓝领转行送外卖、跑物流,可骑手岗位早饱和了,月新增骑手中40%是制造业工人;年轻人则玩出花来,代客祭祀、凶宅试睡员、景区NPC,这些新零工看着新鲜,实则大多是企业业务外包,竞争门槛低,容易被模仿做烂。有个古风妆造师跟我说,刚开始月入3万,后来同行扎堆,现在收入砍到零头都不到。

零工经济确实在爆发,预测2050年薪资规模能破50万亿,但本质还是“二级劳动力市场”,低技能岗位挤破头,高技能零工才能拿高薪。对普通人来说,与其纠结蓝领白领的标签,不如琢磨怎么让自己的技能跟上时代。毕竟现在这就业市场,能抗住AI冲击、不怕行业洗牌的,从来都是有真本事的人。

来源:念寒尘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