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信的人是西贝莜面村的创始人贾国龙,美其名曰道歉信,但不少网友看到的更像是一封夹枪带棒的控诉信。
一封道歉信引起了餐饮圈的轩然大波?
写信的人是西贝莜面村的创始人贾国龙,美其名曰道歉信,但不少网友看到的更像是一封夹枪带棒的控诉信。
而另一边的罗永浩,在几番怒怼之后,反而选择收手,说了句:“我就此打住。”
这场风波看起来是两位老板的口水战,其实藏着一个大问题——我们到底能不能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
起因是去年5月西贝搞了个直播,说是“自杀式开放后厨”,意思就是让大家看看他们厨房多干净、多真实。
结果直播一开,网友发现了不对劲——厨房里用的是冷冻的西兰花、袋装的调味料,还有保质期两年的“现炒菜”。
不少网友炸了:“这不是预制菜吗?你不是说现炒的吗?”
转念一想,自己平时点的“现炒菜”,很可能就是复热后的预制菜,这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这时,罗永浩站出来发话了。他不是针对西贝,而是点出了一个共性问题:“我不反对预制菜,但你得告诉我这是不是预制菜。你要真是拿冷冻菜冒充现炒,那就是欺骗。”
这句话点中了无数消费者的心声。大家不是接受不了预制菜,而是讨厌欺骗。
舆论发酵了将近半个月,到了6月,贾国龙终于发了一封道歉信。
他在信里说,自己“确实没把道理讲明白”,但又提到有人是“网络黑嘴”“黑社会式舆论攻击”。
大家都看得出,这句话暗指罗永浩,不仅不真诚,还让大家觉得西贝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指责质疑的人“话说太狠”。
风向一下子变了,原本还有人觉得罗永浩太冲,现在纷纷倒向老罗这边。
更有趣的是,看到这封信,罗永浩没再反击。他说自己“就此打住”。
他说得很清楚:这场争议不是他和西贝的问题,而是整个餐饮行业的通病——用预制菜没问题,但不能不说实话。
他选择退一步,点到为止。他知道,真正要改变的,不是一家餐厅,而是一个长期不透明的行业习惯。
这场风波为什么闹得这么大?说到底,是因为消费者不愿意被糊弄。
大家不是不接受预制菜而是担心——花了现炒的钱,吃了工厂的冷冻包,还说成“营养均衡”。
餐厅不说实话,消费者自己买单。可时间久了,信任崩了,谁还愿意吃你这碗饭?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舆情事件。
它是一次关于“选择权”的较量。
消费者用愤怒告诉餐厅:你可以卖预制菜,但请你别骗我说是现炒。
贾国龙和罗永浩,一个代表着餐饮行业的现实压力,一个代表着公众对公平消费的期待。
风波虽然表面平息了,但它留下的问题,还没真正解决。
我们在餐桌上吃的,除了饭菜,还有一句实话。
来源:妇产科医生小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