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表最强橡皮筋”遇上豫西资源型城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2年盛夏,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带着改变家乡的赤子情怀,将全球领先的NPR新材料技术带回三门峡。这位从灵宝走出的科学家,用十年磨一剑的科研攻关,在家乡土地上培育出新质生产力的“金种子”——屈服强度
“‘人与城共新生’——
转型背后的面孔与温度”系列报道之四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
躬身报桑梓 播撒“金种子”
全媒体记者 葛洋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高端人才始终是推动区域经济腾飞的关键力量。三门峡市凭借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积极布局“院士经济”,吸引众多院士投身这片热土。
当“地表最强橡皮筋”遇上豫西资源型城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2年盛夏,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带着改变家乡的赤子情怀,将全球领先的NPR新材料技术带回三门峡。这位从灵宝走出的科学家,用十年磨一剑的科研攻关,在家乡土地上培育出新质生产力的“金种子”——屈服强度超普通钢材两倍的“橡皮筋钢”,不仅破解了世界级工程难题,更让传统矿业之城蝶变为新材料产业高地。
何满潮院士产业园位于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主要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目前,产业园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吸引众多优秀人才加入。团队成员表示,产业园的运营模式注重产学研结合,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例如,产业园的NPR新材料项目,攻克了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产生了多项专利。NPR新材料屈服强度达900—1100MPa(普通钢材的2倍以上),延伸率30%——68%,可抗爆抗冲击,应用于矿山支护、桥梁工程等领域,获两项中国专利金奖。2023年,NPR新材料生产线在三门峡投产,采用全智能化控制,年产能5万吨。生产线通过50吨重锤冲击试验,材料未断裂,性能国际领先。产品已应用于兰海高速木寨岭隧道(解决软岩大变形难题)、汽车防撞梁、抗震建筑等领域,订单覆盖国内20余个省份。
当被问及回乡建立产业园的初心时,何满潮院士表示:“家乡的养育之恩让我始终难忘,我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近年来,三门峡市通过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吸引了一批像何满潮院士这样的三门峡籍高层次人才回乡发展。院士产业园团队包括20余名博士、硕士,涵盖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专业,技术总监朱国龙为团队核心成员,负责工艺优化与市场拓展。
一个项目如何激活一座城?NPR项目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如高纯金属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吸引中科芯、东方希望等企业入驻,形成“研发—中试—量产”闭环。2024年,NPR新材料产值突破3亿元,预计3年内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带动就业超千人。三门峡从“黄金之城”向“材料之都”转型,获评河南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新材料产业高地。
为推动实验室与本地高校合作,何满潮院士还设立专项奖学金,培养青年工程师。何满潮院士及其团队的故事,只是三门峡市人才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通过“崤函英才计划”和“人才科技政策30条”,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无论是高端人才的引进,还是青年人才的培养,三门峡都展现出了极大的诚意。通过建设人才公寓、提供安家费和生活补贴等措施,为人才消除后顾之忧。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建”,目前团队正研发第二代NPR材料,将延伸率提升至80%,应用领域拓展至航空航天领域。
当前,院士产业园二期正在全力推进,正建设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中试研究基地,联合赵中伟院士的关键金属冶金团队、何季麟院士的先进靶材团队,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基地。
三门峡市计划以院士经济为引擎,到2025年培育10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何满潮院士的故事是三门峡“人才强市”战略的缩影。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到车间的轰鸣生产线,从院士的科研理想到一线工人的汗水,这座城市正以“近悦远来”的生态,让人才与城市彼此成就。正如一位团队成员所言:“在这里,我们不仅是科研者,更是城市转型的参与者、见证者。”
相关报道:
开曼铝业环保工程师刘静:二十年专注呵护 守企业一片蓝天
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吴孝静:踏风前行探矿脉 地质足迹印山川
宝武铝业主任工程师宋晓霖:热血青春 筑梦崤函
来源:三门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