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健康养生愈发重视。然而这也让一些不法商家有机可乘,通过虚假宣传推销保健食品,损害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近日,岳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揭露常见的虚假宣传套路,希望广大老年人远离骗局。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垦 通讯员 欧阳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健康养生愈发重视。然而这也让一些不法商家有机可乘,通过虚假宣传推销保健食品,损害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近日,岳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揭露常见的虚假宣传套路,希望广大老年人远离骗局。
如何识别虚假宣传手段?
警惕“治疗功效”。听到“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预防癌症”“修复血管”等疾病预防、治疗用语,可以判定为虚假宣传。听到“100%有效”“无效退款”“专家推荐”“央视同款”“祖传秘方”等绝对化或权威性用语,多为夸大宣传。
防范“温情营销”。对上门推销、电话关怀、赠送礼品等“情感攻势”保持警惕,避免因情感依赖而盲目购买来源不明、价格高昂的保健食品。
小心“免费陷阱”。遇到“免费体检”“免费讲座”“免费旅游”,要警惕后续推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后面可能只是高价买的“鸡蛋、面条”的“赠品价值”。
谨防“话术诱导”。“子女不孝顺才不让买”“最后3个名额”“错过后悔一辈子”等亲情绑架、限时促销话术,目的是催老年人快速掏钱,此时请暂停决定,先与家人沟通。
面对向老年人推销保健食品的情况应如何应对?
理性看待功效。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如果身体抱恙,一定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购买保健食品要优先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减少接触虚假宣传的机会。切勿通过无资质商家、会销场所、流动摊贩或网络“三无”链接购买。
留存消费凭证。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索取并保存发票、收据、完整包装(含标签、生产信息、批准文号)、付款记录等,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有效维权。
如果广大市民发现身边存在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可拍照保存传单、海报、直播录屏、聊天记录(商家虚假宣传的截图),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热线,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查处,切实维护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市民在选购保健食品时,也应查证资质真伪。查证方式有两种:认准“蓝帽子”。保健食品包装左上角必须有“蓝帽子”标志,普通食品(如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绝不能宣称保健功能;登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查询平台(htp:/tsspxx.gsxt.gov.cn/gcbjp/tsspindex.xhtml),输入产品名称或批准文号(格式如“国食健注G2023XXXX”),核对注册信息是否与包装一致(包括原料、功能、适宜人群)。
来源:岳阳晚报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