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进去一看,俩穿汉服的小姑娘对着镜头比心,裙摆上的鲤鱼绣得活灵活现,评论区瞬间炸锅:这届新生太卷了,连锦鲤都组团上岸。
“7对双胞胎一起报到,华工今年像开了复制粘贴外挂。
”
刷到这条热搜的人,第一反应多半是:真的假的?
点进去一看,俩穿汉服的小姑娘对着镜头比心,裙摆上的鲤鱼绣得活灵活现,评论区瞬间炸锅:这届新生太卷了,连锦鲤都组团上岸。
姐姐练恩宝644分,妹妹练恩贝637分,差7分,像故意留的悬念。
高考那两天,俩人约法三章:考场外不碰头,怕一对视就笑场。
结果出分那天,妹妹先查到637,心里咯噔一下,以为姐姐稳超,没想到姐姐也手抖——644,悬着的心才落回肚子。
网友调侃:双胞胎的心电感应,连紧张都同步。
志愿表填得更有意思。
姐姐选了电气工程,理由是“越老越吃香”;妹妹直接冲进AI+低空技术,理由更简单:想飞。
一个求稳,一个追风,家里饭桌上讨论到凌晨两点,最后爸爸拍板:想干啥干啥,别互相绑架。
这话听着像鸡汤,放在双胞胎身上却格外管用——从小到大,俩人共享过书包、校服、甚至错题本,唯独梦想各写各的。
说到错题本,堪称“宝贝组合”的秘密武器。
妹妹数学弱,姐姐把错题画成漫画,鲤鱼吐泡泡标出陷阱;姐姐英语单词总混,妹妹编rap,“abandon”唱成“啊板凳”。
高考前夜,宿舍熄灯了,俩人躲被窝里打手电传纸条,纸条上没一句鼓励,全是“这道题你再错试试”。
狠话背后,是双胞胎特有的默契:骂醒你,比哄你更有效。
开学报到那天,她们把汉服穿成了“新生导航图”。
裙摆一撩,内衬绣着华工地图,图书馆、饭堂、羽毛球馆标得清清楚楚,学长学姐追着问链接。
妹妹笑称:“传统文化不能躺博物馆,得穿在身上才能活。
”这话传到校领导耳朵里,开学典礼直接加了个汉服方阵,7对双胞胎打头阵,媒体长枪短炮一顿猛拍,连校徽都被带上了热搜。
别以为她们只会考试。
暑假俩人在村里蹲了半个月,帮居委会拍垃圾分类短视频,妹妹举着无人机追垃圾车,姐姐蹲垃圾桶旁画分类漫画,大爷大妈看得乐呵呵,视频播放量破十万。
妹妹说:“AI不是炫技,得先让楼下张奶奶会用。
”这话听着像段子,细想又挺扎心——技术再酷,落不了地就是空中楼阁。
羽毛球社招新那天,姐妹俩杀疯了。
爸爸是业余教练,从小把她们当男孩练,姐姐杀球猛,妹妹网前贼,双打配合像提前彩排过。
社长现场拍板:校队预定。
有人问:“万一学业太忙?
”姐姐甩甩马尾:“电气工程也得解压,不然变压器要炸。
”
晚上回宿舍,俩人开了个共享文档,名字叫“大学四年不翻车计划”。
第一页写着:每周三晚上给爸妈打视频,不许敷衍;第二页:每学期至少做一次公益,不许摆拍;第三页:期末前一周禁止互相内卷,谁焦虑谁请奶茶。
文档末尾,妹妹偷偷加了一行小字:如果姐姐谈恋爱,对象必须先请我吃炸鸡。
姐姐秒回:你先脱单再说。
开学典礼结束那天,校门口有家长拉着孩子拍照,指着姐妹俩说:“看,别人家的孩子。
”妹妹听见了,回头补了一句:“我们也是刷题刷到凌晨三点,哭过鼻子的人。
”说完拉着姐姐往食堂冲,嘴里念叨着:“今天酸菜鱼窗口人少,冲!
”
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听了太多,可真正游过题海的人才知道:哪有什么天降锦鲤,不过是两条小鱼互相推着往前游。
来源:廊中望飞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