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下岗没活干?提前退休或许是出路,还能帮年轻人找工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7 03:25 1

摘要:前几天在小区菜市场碰到张叔,他蹲在角落整理刚批发来的蔬菜,56岁的人,头发都白了大半。闲聊时他叹气:“十年前从国营机床厂下岗,就一直在打零工,现在腰不好,搬个箱子都费劲,要是能早点退休领养老金,就不用这么熬了。”

前几天在小区菜市场碰到张叔,他蹲在角落整理刚批发来的蔬菜,56岁的人,头发都白了大半。闲聊时他叹气:“十年前从国营机床厂下岗,就一直在打零工,现在腰不好,搬个箱子都费劲,要是能早点退休领养老金,就不用这么熬了。”

张叔的话,说出了不少下岗职工的心声。这些年“下岗职工提前退休”总被提起,有人觉得是给职工减负,也有人担心会拖累社保。但真细琢磨就知道,要是政策能设计好,这事儿能让下岗职工和社会都得好处,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伙儿掰扯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要明白这政策的好,得先站在下岗职工的角度想——他们不是“不想干活”,是“想干却没合适的活”。

张叔跟我算过一笔账:现在每天凌晨3点去批菜,白天在菜市场摆摊,风吹日晒的,一个月最多挣3500块。除去房租、自己吃药的钱,还要给乡下老母亲寄生活费,基本攒不下啥。要是能提前4年退休,按他交的社保年限,每月能领2200多养老金,虽然比打工少点,但胜在稳定,不用再担心“哪天身体扛不住就没收入了”。

更现实的是,下岗职工大多在50岁上下,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难关——父母年纪大了要照顾,孩子可能刚毕业没稳定工作,家里处处要花钱。就像张叔,去年老母亲住院,他请了半个月假陪护,不仅没挣到钱,还倒贴了医药费,那段时间愁得整宿睡不着。他说:“要是能提前退休,至少有份安稳钱,还能多陪陪老人,不用再像现在这样‘钱没挣多少,家也顾不上’。”

还有个难言之隐:不少下岗职工自己交社保,压力特别大。按现在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标准,每年要交一万二左右,对打零工的他们来说,相当于三个月白干。要是能提前退休,不仅不用再交社保,还能领养老金,等于“少了一笔大支出,多了一笔固定收入”,日子能松快不少。

有人可能会问:“大家都提前退休,社保基金扛得住吗?这不耽误年轻人就业?”其实反过来想,合理的提前退休政策,反而能给社会“解套”。

第一,能给年轻人腾挪岗位。现在有些岗位,比如快递员、工厂流水线、超市理货员,其实更适合年轻人——需要体力、反应快,年轻人干得又快又好。但有些下岗职工为了生计,不得不跟年轻人抢这些活,结果“年轻人找活难,老职工干着吃力”。

去年老家县城就有个例子:当地一家服装加工厂,以前总招不到年轻人,因为厂里有七八个50多岁的下岗职工做缝纫工,虽然他们手艺好,但眼神、速度不如年轻人,工厂订单多的时候总赶不上工期。后来县里搞了下岗职工提前退休试点,这几位老职工都申请退了,工厂招了12个年轻姑娘,不仅订单能按时交,年轻人也有了稳定工作,这就是“腾笼换鸟”的好处。

第二,能减少“隐性麻烦”,让资源更顺。很多下岗职工因为没稳定工作,社保断缴是常事。我邻居王姐,下岗后断断续续打零工,社保断了三年,后来想续交,不仅要补钱,还影响了退休后的医保待遇。要是能提前退休,他们就能按时领养老金、享医保,不用再为“断保”犯愁,也能减少社保基金的“流失”。

而且,提前退休的下岗职工有了时间,还能帮社区做事。我们小区去年有四位提前退休的下岗职工,主动加入了社区“银发志愿队”——早上帮独居老人买菜,下午在小区门口疏导交通,晚上还帮看孩子的家长盯会儿娃。社区主任说:“这些老大哥大姐有经验、有责任心,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比雇人还靠谱。”

当然,“下岗职工提前退休”要真能两头好,不能只喊口号,得把细节落到实处。

首先,得明确“谁能退”。不能所有下岗职工都能随便提前,得看实际情况:比如女性满45岁、男性满50岁,社保交满15年,而且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确实找不到稳定工作的,才能申请。这样既能帮到真正困难的人,也不会给社保添太大负担。

其次,养老金待遇要“合理”。提前退休的,养老金肯定比正常退休少点,但不能少太多,不然就没意义了。可以按“提前年限折算”:比如提前1年,按正常标准的95%发;提前2年按90%,最多提前5年,按80%发。像张叔要是提前4年退,每月能领1760多,加上偶尔帮社区干点活的补贴,日子也能过下去。

最后,得配套“帮一把”的政策。不是所有下岗职工都想提前退休,有些还想干活。对这些人,政府可以搞免费技能培训——比如教他们学做家政、学电商直播,帮他们找些轻松的灵活就业岗位。就像我们社区的李哥,下岗后申请了家政培训,现在专门给老人做陪护,每月能挣4000多,比打零工强多了。

张叔最近听说县里要扩大提前退休试点,天天去社区打听消息。他说:“要是能退,我就把菜摊转出去,先把老母亲接来住,再帮社区做点事,也算没白活。”

其实说到底,“下岗职工提前退休”不是简单的“早领钱”,而是让辛苦大半辈子的下岗职工能有尊严地养老,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让社会运转更顺畅。这既是给下岗职工的一份温暖,也是社会发展该有的样子。相信随着政策越来越完善,会有更多像张叔这样的人,能踏实过上安稳日子。

来源:玲姐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