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要“去化疗”? 传统化疗虽然有效,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会对身体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带来脱发、恶心、呕吐、免疫力下降等较大的副作用。“去化疗”方案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更新、更精准的治疗手段,在保证甚至提高疗效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化疗的毒副作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要“去化疗”? 传统化疗虽然有效,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会对身体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带来脱发、恶心、呕吐、免疫力下降等较大的副作用。“去化疗”方案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更新、更精准的治疗手段,在保证甚至提高疗效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您提到的三个方向的详细解读:
方向一:双免疫疗法
1. 核心思想: “松开”免疫系统的两个“刹车”,而不是一个,让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T细胞)被充分激活,更猛烈地去攻击癌细胞。
2. 通俗解释:
我们的身体里有“警察”(免疫细胞),负责抓“坏人”(癌细胞)。
但癌细胞很狡猾,会穿上“隐身衣”(表达PD-L1蛋白),并告诉警察“自己人,别开枪”(通过PD-1/PD-L1通路)。第一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就是撕掉这套隐身衣。
癌细胞还有第二招:它还能激活警察身上的另一个“刹车”信号(CTLA-4通路),让警察直接“休眠”。
双免疫疗法就是同时使用两种药:一种药撕掉癌细胞的“隐身衣”(抗PD-1/L1),另一种药则阻止癌细胞让警察“休眠”(抗CTLA-4,如伊匹木单抗)。双管齐下,彻底解放免疫系统。
3. 适用情况:
目前主要用于特定类型的晚期食管癌的二线或后线治疗。
通常需要检测肿瘤的PD-L1表达水平(CPS评分)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 等生物标志物,来预测是否可能有效。
著名的临床试验是CheckMate-648,证明了纳武利尤单抗(抗PD-1)联合伊匹木单抗(抗CTLA-4)相比化疗,能为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4. 优点与挑战:
优点:如果起效,可能产生持久的疗效(“长拖尾效应”),因为免疫系统有记忆功能。
挑战:同时松开两个“刹车”,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过度活跃,攻击正常器官,产生免疫相关副作用,如皮疹、结肠炎、肺炎、肝炎等,需要严密监测和管理。
方向二: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
1. 核心思想: “免疫攻击”+ “断其粮草”。一边用免疫药激活“警察”,一边用抗血管药饿死“坏人”,两者还能互相增强效果。
2. 通俗解释:
癌细胞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它会生出很多畸形的血管(新生血管)来为自己输送“粮草”。
抗血管生成药物(如雷莫西尤单抗、阿帕替尼)就像“后勤切断部队”,能抑制这些畸形血管的生长,从而饿死癌细胞,减缓肿瘤发展。
更重要的是,这些药物还能“改造肿瘤微环境”:原本肿瘤周围的环境(微环境)会抑制“警察”(免疫细胞)的工作。抗血管药能够改善这个环境,让免疫细胞更容易进入肿瘤内部并发挥作用。
所以,免疫药(激活警察) + 抗血管药(断粮草+改善环境) 强强联合,起到“1+1>2”的效果。
3. 适用情况:
这是目前中国临床上非常热门和成功的方案,广泛用于晚期食管癌的一线(初始)治疗和二线治疗。
对于食管鳞癌尤其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优势。多个临床试验(如ESCORT-1st, ORIENT-15等)都证明了国产PD-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靶向药相比单纯化疗,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通常也需检测PD-L1表达,但即使表达不高,也可能从联合治疗中获益。
4. 优点与挑战:
优点:疗效显著,有效率高,是目前很多医生的首选去化疗/弱化疗方案。副作用通常比双免疫疗法更可控。
挑战:抗血管药物有其特定副作用,如高血压、蛋白尿、出血风险等,需要定期监测血压、验尿等。
方向三:特定靶点药物治疗(靶向治疗)
1. 核心思想: “精确制导,定点清除”。先找到癌细胞的“致命弱点”(特定的基因突变或蛋白过量表达),然后使用专门针对这个弱点的“特效药”进行攻击。
2. 通俗解释:
这不是广撒网的化疗,而是“钥匙和锁”的关系。
首先需要通过基因检测(对肿瘤组织或血液进行测序)来寻找“锁”(靶点)。
如果发现了对应的“锁”,比如HER2基因扩增、CLDN18.2表达等,就可以使用匹配的“钥匙”(靶向药)去精准地打开它,从而抑制或杀死癌细胞。
举例:HER2阳性:约占食管腺癌的20%-30%。可以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DS-8201(Enhertu,一种ADC药物) 等特效药,效果非常好。
CLDN18.2阳性:这是一个较新的靶点,在胃癌和食管腺癌中常见。针对它的靶向药(如佐贝妥昔单抗)已显示出巨大潜力。
3. 适用情况:
完全取决于基因检测结果。必须有相应的靶点,才能使用对应的药物。
主要用于食管腺癌,因为腺癌有更多明确的驱动基因突变。食管鳞癌的靶点较少,但目前也在积极探索中(如FGFR抑制剂等)。
这是最典型的“去化疗”方案,甚至可以完全不用化疗,只使用靶向药或联合免疫治疗。
4. 优点与挑战:
优点:精准、高效、副作用相对较小。一旦匹配成功,生活质量很高,像吃慢性病药一样管理癌症。
挑战:不是人人都有靶点,需要先做检测。且靶向药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耐药。
给您的最终建议:
1. 个体化选择是核心:没有任何一个方案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某个患者的。选择取决于:
癌症类型:是鳞癌还是腺癌?
基因状态:PD-L1表达多少?有无HER2、CLDN18.2等靶点?
身体状况:能否承受潜在的副作用?
治疗阶段:是一线治疗还是后线治疗?
2. 必须咨询专业医生:您了解这些方向是为了更好地与医生沟通,但绝不能自行判断或选择。请务必在肿瘤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全面的检查结果,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3. 临床试验是前沿:这些去化疗方案大多基于最新的临床试验。您可以询问医生是否有适合您参加的临床试验,这可能是获得前沿治疗的机会。
希望这份详细的解读能帮助您建立起清晰的概念。在与医生沟通时,您可以更有准备地提问和参与讨论。祝您或您的家人治疗顺利!
来源:肿瘤科主任李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