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屋漏偏逢连夜雨"—— 加沙人最近对这句俗语体会格外深刻。当地时间 9 月 14 日,哈马斯高级官员塔希尔・努努的声明像块巨石投入本就沸腾的湖面:"因以色列袭击谈判代表团,我们已暂停所有停火与换俘谈判。"而此时的加沙城,医生穆罕默德刚在日记本上画了个红十字,旁
"屋漏偏逢连夜雨"—— 加沙人最近对这句俗语体会格外深刻。当地时间 9 月 14 日,哈马斯高级官员塔希尔・努努的声明像块巨石投入本就沸腾的湖面:"因以色列袭击谈判代表团,我们已暂停所有停火与换俘谈判。" 而此时的加沙城,医生穆罕默德刚在日记本上画了个红十字,旁边写着 "第 7 个饿死的孩子"—— 联合国警告,加沙每三人就有一人连续数日断粮,32 万 5 岁以下儿童面临急性营养不良风险。自 2023 年 10 月冲突爆发以来,已有 6.4 万巴勒斯坦人丧生,以军 "基甸战车 2" 行动还在持续升级空袭。当谈判桌让位于炮弹,加沙人的明天在哪里?
卡塔尔调解中心的会议室里,咖啡杯还冒着热气,弹痕却已爬上窗台。努努在声明中怒斥的 "谈判期间遭袭" 就发生在这里 ——9 月 12 日以军空袭哈马斯办事处时,飞溅的碎片差点击中正在签署草案的代表团成员。"这不是谈判,是鸿门宴!" 加沙政治分析师哈桑对着电视里内塔尼亚胡的笑脸骂道。更让哈马斯愤怒的是,空袭当天恰逢双方约定交换 50 名老弱人质的日子,以色列却以 "安全风险" 为由单方面推迟。
街头的血迹还没干透,以军的 "基甸战车 2" 行动已进入新阶段。9 月 12 日以来,加沙城 500 多个目标遭轰炸,达拉杰图法地区的居民阿依莎抱着孙女在废墟中翻找:"他们说在炸军事设施,可我们的面包房也成了瓦砾。" 以色列国防军称摧毁了 "武器储存设施",但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统计,10 栋遭袭建筑里有 7 所学校和 2 家诊所,那里本是数千难民的避难所。这种 "边谈边炸" 的操作,让哈马斯觉得 "就像跟拿着刀的人握手"。
最讽刺的是谈判桌上的议题。原本双方已接近达成开放人道走廊的协议,可以色列空袭直接炸断了这条 "生命线"。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无奈表示:"空投效率低下又危险,根本解决不了饥荒。" 而加沙的面包店主萨利姆早就开始用面粉换药,"谈判谈再多,不如让援助车开进来实在"。
难民营的帐篷里,乌姆・卡里姆正用纱布给女儿包扎干裂的嘴唇。这个 5 岁女孩因营养不良晕倒三次,而联合国的营养饼干要排五小时队才能领到。"停火谈判暂停?我们早暂停吃饭了。" 她的丈夫穆斯塔法苦笑 —— 自 7 月以来,加沙已有超过 2 万名急性营养不良儿童被收治,医院连生理盐水都快耗尽。
以色列的封锁和哈马斯的谈判暂停,把普通人逼到了绝境。拉法口岸的走私者阿米尔最近生意好得 "心里发慌":"有人用金首饰换一袋奶粉,还有母亲跪下来求我带孩子去埃及看病。" 世界粮食计划署警告,加沙已满足饥荒的两项指标,若局势持续,将成为 21 世纪第五场饥荒。而以军 15 日晚的新一轮大规模空袭,更是把南部逃亡通道拉希德路变成了 "死亡之路",无数难民拖着行李箱在炮火中狂奔。
国际社会的反应像场错位的戏剧。阿拉伯 - 伊斯兰峰会怒斥以色列的 "种族灭绝",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痛斥其 "想把加沙变成无人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却在财政部会议上抱怨 "经济孤立",军工生产受阻。普通人看得眼花缭乱,就像加沙教师法蒂玛说的:"政客们在开会吵架,我们在数着粮食过日子。"
拉法口岸的老海关阿卜杜拉有个秘密 —— 他总趁检查时给巴勒斯坦人塞些药品。"上周帮一个以色列家庭把抗癌药带给加沙亲戚,他们哭着说 ' 谢谢 '。" 这个故事在民间悄悄流传,与政治声明形成鲜明对比。在社交媒体上,加沙女孩莉娜的画作被疯转:画面里一半是炸弹,一半是握手的手,配文写着 "我们都想活下去"。
谈判暂停的代价,最终都落在普通人肩上。哈马斯支持者在街头举着 "绝不妥协" 的标语,而难民帐篷里,母亲们在悄悄讨论 "哪怕先停火三个月也好"。以色列反对党领袖拉皮德批评内塔尼亚胡 "用炸弹代替谈判",可特拉维夫的咖啡馆里,人们更关心 "被扣押人员何时回家"。就像民间调解人优素福说的:"政治像沙尘暴,可生活还要继续。"
夕阳下的加沙城,炊烟比炮火稀疏。穆罕默德医生在日记本最后写道:"今天没饿死孩子,但明天呢?" 联合国的饥荒警告还在回荡,而谈判暂停的声明让这条救命通道暂时关闭。那些在废墟中寻找食物的孩子,在炮弹下奔跑的难民,他们不懂政治博弈,只知道肚子饿了要吃饭,受伤了要治疗。
老话说 "解铃还须系铃人",加沙的困局始于枪声,也只能终于谈判桌。当政客们计算筹码时,或许该看看莉娜的画 —— 和平从不是华丽的声明,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喝上牛奶,让每个家庭都能安稳睡觉。毕竟炮弹炸不掉希望的种子,只要还有人在废墟上种橄榄树,停摆的谈判总有重新开始的一天。就像阿卜杜拉说的:"边境能封锁,但人心封不住。"
来源:每日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