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在《免疫》期刊发表突破性研究:通过靶向抗氧化剂保护端粒免受损伤,可有效逆转T细胞功能衰竭。这项发现为提升癌症免疫疗法效果开辟了新途径。
匹兹堡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肿瘤内部的恶劣环境(低氧高酸)会诱发T细胞线粒体应激,导致其释放活性氧(ROS),进而破坏端粒并驱动 T 细胞耗竭。
端粒损伤可致 T 细胞耗竭,靶向抗氧化疗法成功恢复抗癌能力。
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在《免疫》期刊发表突破性研究:通过靶向抗氧化剂保护端粒免受损伤,可有效逆转T细胞功能衰竭。这项发现为提升癌症免疫疗法效果开辟了新途径。
肿瘤微环境中的低氧和高酸条件会导致T细胞线粒体应激,释放的活性氧(ROS)进入细胞核破坏端粒,最终引发T细胞耗竭。研究团队通过光遗传学技术首次证实:无论是直接损伤线粒体还是端粒,都会导致相同后果——T 细胞功能失调。
“这揭示了细胞引擎(线粒体)与大脑(细胞核)之间存在双向通讯,”资深作者格雷格·德尔戈夫(Greg Delgoffe)解释:“当线粒体受损时,首先遭破坏的就是端粒;而端粒受损又会反向通知线粒体启动细胞衰竭程序。”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创新方案:将抗氧化蛋白与端粒定位蛋白结合,特异性中和端粒处的 ROS。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接受这种改良 T 细胞治疗的小鼠生存率显著提高,肿瘤体积明显缩小。
该技术可直接整合到 CAR-T 疗法流程中。德尔戈夫表示:“在基因改造增强 T 细胞抗癌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其获得对抗氧化损伤的‘防弹’能力。”研究团队目前正在开发适用于人类 T 细胞的端粒靶向抗氧化方案,计划推进临床试验。
第一作者达雅娜·里瓦德内拉(Dayana Rivadeneira)教授在其新实验室中,将进一步探索化疗是否通过损伤端粒影响 T 细胞功能,以及这是否决定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性。这项研究亦纪念已合作学者、卡内基梅隆大学马塞尔·布鲁切斯(Marcel Bruchez)教授。
该研究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马克癌症研究基金会资助。
参考文献:氧化应激诱导的端粒不稳定性驱动癌症中T细胞功能障碍》,作者 Dayana B. Rivadeneira、Sanjana Thosar、Kevin Quann、William G. Gunn、Victoria G. Dean、Bingxian Xie、Angelina Parise、Andrew C. McGovern、Kellie Spahr、 Konstantinos Lontos、Ryan P. Barnes、Marcel P. Bruchez、Patricia L. Opresko 和 Greg M. Delgoffe,2025年9月9日发表于《免疫》。DOI: 10.1016/j.immuni.2025.08.008
来源:康嘉年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