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家辅导员”校企协同实践育人项目创建于2013年10月,是高校有效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实践育人项目举措。项目在学校党委的统筹指导下,以长三角区域优质社会资源为有力
近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发布了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遴选结果:
✮江南大学《“企业家辅导员”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入选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名单。
✮江南大学《食颂》入选2025年度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名单。
✮江南大学《数智赋能服饰艺术考古与文物开发》入选2025年度高校数字文物开发名单。
“企业家辅导员”
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
2025年企业家辅导员论坛
“企业家辅导员”校企协同实践育人项目创建于2013年10月,是高校有效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实践育人项目举措。项目在学校党委的统筹指导下,以长三角区域优质社会资源为有力支持,通过聘请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管理经验丰富、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家担任“企业家辅导员”的形式,发挥新时代企业家资源优势、经验优势和管理优势,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精准就业指导和实践育人活动。
企业家辅导员走进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
企业家辅导员走进各类大学生活动现场
项目开展11年来,“全员式”打造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人大代表、中国500强企业党政顾问等时代楷模为领军人物的高素质企业家辅导员团队,累计聘任企业家辅导员12批,共204位,累计在校开展辅导活动760余次,参与活动500余次,提供实习就业岗位3000余个,受益学生上万人次。企业家辅导员项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报、全国高校思政网、学习强国、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无锡市人民政府网等60余家主流媒体综合报道。该项目获评2020年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项目实施11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育人资源、拓展了优质的实践育人平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了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有效打通了高校到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原创歌舞诗剧《食颂》
原创歌舞诗剧《食颂》是江南大学立足自身特色、锚定时代站位、集合全校力量、聚合多方资源打造的校园品牌文化项目。全剧以“大食物观”为指导,以歌舞诗剧为创新载体,集合舞蹈、声乐、话剧、朗诵、音诗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分“序”章与“食之源”“食之业”“食之安”“食之梦”四大板块,艺术地呈现、传达、叙述、演绎食品文化的源流、食品学科的肇兴、食品产业的挑战、食品科技的未来所承载的思想内涵、价值理念、精神力量、文化意蕴和美学品位。剧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是国内高校首部以食品为中心的原创文化史诗。
项目实施以来,已进行多场全校公演,相关选段被纳入校庆、节庆、开学典礼校史校情教育、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师生满意度、参与度较高,社会反响与教育效果好,是学校“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课堂”等文化育人项目的重要内容,更是江南大学弘扬校园文化的“金名片”。
《食颂》选段《我要成为你》入选省、市级高水平艺术展演,获江苏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特等奖和优秀创作奖。本剧团队成员荣获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美育优秀工作者”“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本剧的排演情况以《江南大学:以大思政课汇聚育人能量》为题被《光明日报》刊载报道。
数智赋能服饰艺术考古
与文物开发
“数智赋能服饰艺术考古与文物开发”项目是学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推进高校“数字文物开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于200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展馆以清代中晚期以来的汉族民间传世服饰陈列展示为主,同时定期展示师生基于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设计的时尚作品,充分体现了传习馆“教学育人、科学研究以及文化传承”的基本功能。
民间服饰传习馆在对传统文物元素符号进行数据采集与整理归纳后创建了虚拟数据库,基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成员积极探索数智化建设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开发AI数智软件,通过数字化技术建立汉民族民间服饰特色数据库、明代服饰纹样数据库,以及现代创新纹饰AI数据库。与社会企业公司合作,共同延续开发了 AR可视化服饰文化展示软件、VR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馆等数字文化开放软件,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的形式为我国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建馆16年以来,通过对大量馆藏文物的知识谱图构建,开创一系列数字化虚拟仿真教学模式,集中华服饰、数字交互、文化育人、产业赋能、实践传播五位于一体,体现了传习馆“教学育人、科学研究以及文化传承”的基本功能,形成了较强的铸魂育人与文化传承实效。
本文欢迎微信公众号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本文首发于江南大学,-1958。素材来源:商学院 食品学院 人文学院
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期编辑:时丹婷
欢迎您积极投稿或建言献策
投稿邮箱:jndxrmtzx@jiangnan.edu.cn
Copyright © 2014-2025江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江南大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