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二十五秋社日,牢记:1吃、2忌、3避,不是迷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6 07:31 1

摘要:时间过得好快,今天进入白露节气的第十天,离秋分就只差六天了,可是与秋分相近的节日还有个秋社日,秋社日是古人对土地的敬畏和尊重的日子。在过去没有农业科技手段,人们处在刀耕火种的年代,土地成了人们赖以生存之本。人们在辛苦的劳作中,发现用同样的种子,付出同等的劳力,

时间过得好快,今天进入白露节气的第十天,离秋分就只差六天了,可是与秋分相近的节日还有个秋社日,秋社日是古人对土地的敬畏和尊重的日子。在过去没有农业科技手段,人们处在刀耕火种的年代,土地成了人们赖以生存之本。人们在辛苦的劳作中,发现用同样的种子,付出同等的劳力,在不同地方种植,好坏差异较大,他们把这些现象归集为土地神,也就有每年祭拜掌管土地的神灵的这一活动,活动日子就是秋社日这天,具体秋社日有些啥说法呢?接着往下看。

秋社日最早的记载是在《礼记·月令》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仲秋之月,择吉日大社,祭土神,以报功也。这里的报功,说的直白点就是感恩土地神给粮食,让人们不挨饿。先秦时期就有社稷制度,社就是土地神,稷是谷神,这说明秋社的重要性。秋社日祭祀土地神,因这个时期早稻已收,晚稻将要成熟,这一年收成的好坏也基本成定局。秋社日祭祀开始从单纯的仪式,慢慢的深入到农耕文化中传承下来。

每年有两个社日,就是春社和秋社,这两个社日都与土地紧密相关。春社是在春天播种季,秋社于秋天收获时,两个日子都是祭祀土地神的。春社日祭祀土地神,是祈求风调雨顺,到秋天粮食有个好的收获。秋社日祭祀土地神,是感恩土地神的庇佑,农作物丰收。这天要用刚收获的作物祭祀土地神,让土地神先尝新,这就是春祈秋报祭祀土地神的传统。

春社日和秋社日的时间都是相对固定的,春社日在立春后的第5个戊日,一般在春分节气前后。秋社日在立秋后的第5个戊日,通常在秋分前后。今年刚好在立秋当天是戊申日,立秋后的第一个戊日就是立秋当天。这里的戊日,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两组合成六十甲子。戊日每10天循环一次,今年从立秋这天戊申日开始算起,到第五个戊日,经推算刚好是9月16日戊子日,以此今天就是秋社日。今年是8月7日立秋,当天是戊申日,也就是第一个戊日。往后数10天到8月17日戊午日,是第二个戊日。以此类推到9月16日是第五个戊日戊子日。不管怎么变,秋社日总是按这个规律来推演。

今天是农历七月二十五秋社日,牢记:1吃、2忌、3避,不是迷信

吃新米

秋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吃新米是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新米是秋收的成果。它代表新的收获,吃新米寓意着仓廪实,期盼来年仍能五谷丰登、粮食满仓,避免饥荒,一家人能衣食无忧、生活富足。这也是人们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对未来美好生活寄托。吃新米替代旧粮,也暗含辞旧迎新之意。告别上一季的劳作,迎接新一季的循环,祈愿家庭像新米生长一样充满生机,代代延续。

忌动土

不在秋社日这天动土,因秋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土地神掌管着土地及土地上的万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动土会被视为是对土地神的不敬,会冒犯土地神。​此时秋收在即,土地经过一季滋养,正处于蓄力保收成的状态,过度翻动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晚稻、玉米的生长。老辈人说秋社动土,来年土瘦。这意思比较直接,其实是提醒人们尊重自然。

避浪费粮食

秋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土地神庇佑庄稼丰收,粮食是土地神的恩赐。浪费粮食是对土地神的不敬,珍惜粮食,才能表达对土地神的感恩之情,祈求来年继续丰收。粮食是劳动人民用汗水换来的,从播种、耕耘到收获,要付出大量的辛勤劳动,每一粒粮食的背后都有艰辛付出。在过去粮食产量低,一粒米都关系到能不能过冬,秋社日的避浪费粮食,其实是把爱惜粮食的观念融入日常生活中。现在提倡的光盘行动,就是对不浪费粮食的延续。

现今秋社日的祭祀仪式淡了,但敬重土地、爱惜粮食的行为永远不淡。当我们感慨食品安全、土壤污染问题时,其实秋社日的这些禁忌早也提醒我们了。土地不是取之不尽的仓库,而是需要用心呵护的伙伴。

来源:忆想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