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以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要求G7及北约对华加征50%-100%关税,妄图胁迫中方在俄乌问题上让步。商务部怒斥这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并警告“损害中方利益必遭反制” 。这场“石油逼宫”其实是美国对全球贸易规则的公然践踏,更是其“美元霸权+军事威慑”双轮驱动
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它忘了——石油不是子弹,霸权才是最易燃的火药!
美国以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要求G7及北约对华加征50%-100%关税,妄图胁迫中方在俄乌问题上让步。商务部怒斥这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并警告“损害中方利益必遭反制” 。这场“石油逼宫”其实是美国对全球贸易规则的公然践踏,更是其“美元霸权+军事威慑”双轮驱动模式的垂死挣扎。
这十大真相彻底戳破美国的小心思
1. 中国早有后手:商务部已对美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直击美国德州仪器、亚德诺等巨头的“命门”。这类芯片广泛用于汽车电子和新能源领域,美国企业在华市场份额超44%,若加征关税,其年损失或达数十亿美元 。
2. 俄罗斯笑而不语:就在美国施压之际,中俄签署石油管道扩容协议,年供油量从1000万吨增至1250万吨,合同期延至2034年。俄能源部长直言:“中国需要多少,我们就给多少。”这种“背靠背”合作让美国制裁沦为笑话。
3. 全球46国联手反美:在WTO货物贸易理事会上,欧盟、英国、巴西等46国公开支持中国,谴责美国关税“严重违反最惠国待遇”。连WTO总干事都忍不住吐槽:“美国的数字游戏毫无意义,贸易已经‘脱钩’了。” 。
4. 墨西哥成最大笑话:在美国施压下,墨西哥宣布对非自贸区国家加征50%关税,首当其冲的竟是中国电动车和光伏产品。但讽刺的是,墨西哥40%的石油依赖进口,其中60%来自美国。这种“自残式”关税,最终只会让本国通胀雪上加霜 。
5. 美国企业集体造反:超170家美鞋企联名反对关税,称“工薪家庭买鞋成本将翻倍”;芯片巨头英特尔警告,若失去中国市场,其季度财报将“变废纸”;农业州议员更是急红眼——中国占美大豆出口的62%,加税等于“农民自杀” 。
6. 中国能源正在断奶:2025年1-2月,中国原油进口同比下滑5%,天然气进口降7.7%,但煤炭进口增2.1%。更关键的是,电动汽车出口狂飙75%,上半年卖了106万辆,直接减少石油需求超100万吨。
7. 全球石油供过于求:IEA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过剩330万桶/日,沙特、美国等主要产油国增产乏力。美国此时加税,只会让俄罗斯以更低折扣抢占中国市场,进一步挤压美国能源企业空间 。
8. 历史教训历历在目:2018年贸易战以来,美国对华37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但贸易逆差反而扩大至1.06万亿美元。彼得森研究所测算,90%的关税成本转嫁到美国企业和消费者,2025年核心通胀或升至3.2%,相当于给每个家庭“年增税2000美元” 。
9. 欧盟暗度陈仓:表面上,欧盟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取消工业品关税;实则悄悄加大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2025年采购量预计达7500亿美元。这种“口是心非”,让美国的“价值观联盟”彻底破产。
10. 中国反制合法合理:中方在WTO提交的法律文件显示,美国关税违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1条和第2条,且未履行通知义务。相比之下,中国对美芯片调查严格遵循《反倾销条例》,连美国国际贸易法院都承认“程序无懈可击” 。
美国这招“石油绑票”,本质是用冷战思维打热战算盘。它以为卡住能源就能锁住中国发展,却忘了——
中国不是日本:当年广场协议让日本失去三十年,但今天的中国有全球最完整产业链、最大消费市场,以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定力。
石油不是黄金: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革命面前,石油正从“工业血液”沦为“夕阳商品”。中国用五年时间,让新能源车渗透率从5%跃升至45.5%,这才是真正的“能源安全”。
霸权正遭反噬:美国国内通胀高烧不退,国会两党为关税立法吵得不可开交,连特朗普都不得不承认“农民快破产了”。当关税大棒砸向中国时,最先疼的其实是美国自己的脚 。
美国这次关税闹剧,是“黔驴技穷”还是“破釜沉舟”?如果中国反制加码,哪些美国产业会最先“跪地求饶”?
来源:看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