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联动:清明寄情思,文明共传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9 11:52 1

摘要:春和景明,又至清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绿色、文明、安全的祭祀新风尚,在市委社会工作部和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吕梁市离石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携手尉汾路社区,以“五社联动”为纽带,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清明节主题活动,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让文明

春和景明,又至清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绿色、文明、安全的祭祀新风尚,在市委社会工作部和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吕梁市离石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携手尉汾路社区,以“五社联动”为纽带,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清明节主题活动,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田。

01巧手制摊黄,传统滋味长

摊摊黄寄相思

清明时节的特色美食“摊黄儿”承载着北方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春日的期盼。活动伊始,志愿者与居民们围坐一堂,和面、调糊、烙制……金黄的面饼在鏊子上滋滋作响,香气四溢。大家一边分享制作技巧,一边讲述记忆中与清明相关的故事。

“摊黄儿外脆里糯,是小时候的味道。今天和孩子一起做,感觉把传统‘烙’进了心里。”居民张阿姨感慨道。一块小小的摊黄,不仅勾起了乡愁,更让年轻一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

02民俗话清明,文化共传承

“清明不仅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更是踏青、插柳、放风筝的时节,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活动现场,民俗专家李老师以生动的语言,为居民们解读清明节的起源、习俗与文化内涵。从寒食节的由来,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节气智慧,再到现代文明祭祀的意义,居民们听得津津有味,频频互动提问。

“原来清明节不只是祭祀,更是感恩与传承的节日!”一位年轻志愿者感叹道。这场民俗课堂,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时代意义。

巧手折菊寄哀思,文明祭祀新风尚

一剪一折寄托情思,一纸一花传递心意。在手工实践环节,志愿者带领居民们用彩纸制作环保纸扎菊花。指尖翻飞间,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菊花”绽放,既保留了祭奠先人的仪式感,又以低碳方式践行绿色理念。

“焚烧纸钱既不安全也不环保,用纸花代替既美观又有心意!”居民王先生举着亲手制作的菊花说道。活动还同步发起“文明祭祀进万家”宣传,通过知识答题、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普及绿色祭扫方式与安全用火常识,倡导“鲜花寄哀思”“云上缅怀”等新风尚。

03知识问答趣味多,文明理念入人心

“清明节又称什么节?”“祭祀时哪些行为存在安全隐患?”……在“文明祭祀”知识问答区,居民们踊跃参与,边答题边学习。“这些题目贴近生活,让我学到了不少安全知识,回去也要提醒家人文明祭扫。”带着孩子参与活动的李女士表示。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单页200余份,覆盖社区家庭百余户,真正让文明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这个清明时节,尉汾路社区与青年志愿者们以文化为纽带,以实践为载体,既守护了传统节日的根与魂,又播撒了文明新风的种子。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五社联动”机制,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交融共生,共筑温暖和谐的文明家园。

来源:今和文化那些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