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9日,亚洲开发银行(ADB)发布最新版《亚洲发展展望》报告。报告预计,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亚太发展中经济体2025年经济增速为4.9%,略低于2024年的5.0%。2026年增速预测为4.7%。
4月9日,亚洲开发银行(ADB)发布最新版《亚洲发展展望》报告。报告预计,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亚太发展中经济体2025年经济增速为4.9%,略低于2024年的5.0%。2026年增速预测为4.7%。
报告称,人工智能(AI)热潮推动半导体需求激增,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然而,美国贸易和经济政策的快速大幅调整超出预期,为区域前景蒙上阴影。关税上调、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及可能的报复措施或将拖累贸易、投资和增长。
亚行首席经济学家朴之水(Albert Park)表示:“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拥有强劲的基本面,这支撑了它们在全球充满挑战的环境中的韧性。关税上升、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的可能性,都是对前景的重大挑战。亚洲经济体应继续致力于开放贸易和投资,以支撑该地区的增长和韧性。”
贸易不确定性加剧风险
报告称,新一届美国政府贸易政策的规模与实施速度充满高度不确定性。全面实施4月2日美国关税措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及美国贸易政策的进一步转向将为全球经济带来更多风险。激进的关税政策可能演变为全面贸易战,严重威胁增长前景。
报告发现,2017年至2023年间,大多数亚洲经济体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增加,高收入技术出口国尤为显著。相关贸易不确定性可能扰乱企业规划,抑制投资热情。贸易紧张局势与市场碎片化推高全球贸易成本,阻碍经济前景。
除贸易外,美国更严格的移民政策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推高工资并加剧通胀压力。扩张性财政政策亦可能产生类似效应。通胀上升或使美国利率长期高企,收紧全球金融环境,推高新兴经济体借贷成本与风险溢价,进而对货币和股市造成压力。
报告强调,持续的贸易紧张局势和高企的政策不确定性将导致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动能分化。美国4月2日宣布的新关税为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三大经济体前景增添不确定性。若关税全面实施,经济增长将显著承压。
该报告基准预测未计入4月2日关税措施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因政策不确定性与贸易摩擦持续抑制私人投资,预计美国2025年增长2.0%,2026年降至1.9%。欧元区2025年增长预计回升至1.2%,这主要得益于实际收入增长、货币政策宽松及德国基础设施与军事支出的增加,2026年将在德国财政刺激全面生效下进一步提升。受财政刺激与薪资上涨提振消费驱动,日本2025年预计增长1.2%,但2026年因外部需求疲软导致出口放缓,增速将降至0.8%。
AI持续赋能亚洲出口
根据报告对区域内15个经济体(占本地区出口总量92%)的研究,2024年电子产品出口增长11.8%。电子产品占亚洲出口约三分之一,贡献了整体出口增量的半数以上。其中,计算机和半导体芯片需求旺盛,分别贡献25.8%和24.7%的增长,AI快速发展是主要推动力。亚洲占据全球约75%的半导体生产能力,尤其在10纳米以下高端芯片领域优势突出,这些芯片正成为AI技术的核心支柱。
报告称,亚洲AI驱动出口前景乐观。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增长11%,亚太地区增长10%,达6970亿美元新高,逻辑与存储产品合计将超4000亿美元。其他半导体领域亦将稳步扩张。长期预测显示,受益于企业采用率提升、资本支出增加、制造业自动化及生成式AI应用的爆发,在2030年前或能保持10%以上增长。南亚和东南亚数据中心容量预计未来几年以10%-25%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带来更多投资与融资机遇。
然而,AI驱动出口面临多重风险。贸易壁垒升级可能推动芯片自产,削弱美国对亚洲先进与传统半导体的需求。地缘政治紧张或导致全球半导体市场分裂为不统一的AI生态系统。美国对半导体进口加征关税也将直接波及亚洲出口需求。
此外,AI的经济影响可能被高估。部分研究预测AI可在10年内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提升7%,美国生产率年均增长1.5%,但也有研究认为同期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幅仅0.06%。技术革命的广泛效益往往需要时间才能显现,半导体需求在初期激增后可能趋于稳定。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