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话一出口,不仅引发现场媒体震动,也迅速传遍全球网络。在9月15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给出了明确回应。这番言论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美国为何总想把中国“拉下水”?
9月13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一场国际战略论坛上,一位美国高官突然抛出重磅言论。他自信满满地表示,中国只要愿意,俄乌战争第二天就能结束。
这话一出口,不仅引发现场媒体震动,也迅速传遍全球网络。在9月15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给出了明确回应。这番言论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美国为何总想把中国“拉下水”?
这不仅是一次外交上的交锋,还是一次关于国际格局的博弈。美方特使凯洛格的讲话,充满了暗示、指责和试图操控舆论的意味。他把俄罗斯形容成中国的“小老弟”,声称俄军离不开中国支持。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中国放弃“撑腰”,俄罗斯就会倒下,战争自然结束。
那么,这番话究竟是事实,还是一种政治操弄?中国的回应又是如何击碎这场“甩锅”大戏的?
凯洛格这番话并非第一次。早在今年1月,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就曾公开驳斥过类似言论。那时美国代表在联合国散播三大谣言:一是中国向俄提供武器,二是中国为俄提供政治掩护,三是中方支持导致战争持续。这三条都被中国一一驳斥,明确指出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耿爽当时的表态掷地有声,他说得很清楚,如果中国真提供了军事物资,战场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中方一再强调自己坚持主权原则,主动劝和促谈,还派出特使多次奔波于各国之间,努力为停火创造条件。
凯洛格的“明天就能停战”论调,听起来像是对中国的一种“吆喝”,更像是一种政治话术。他把俄乌战争的复杂性,简单归咎于中国的支持,似乎一切问题的根源都能通过打压中国来解决。
事实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中国在整个俄乌冲突中,始终保持中立的姿态,不选边站队,也不火上浇油。真正推动和平的,不是某个国家的单方面施压,而是多方协调、利益妥协、外交斡旋。
凯洛格的发言里还提到一件事:乌克兰的无人机技术已经超越美国。他说乌克兰是世界领先的无人机强国,甚至在军工技术上走在了美国前头。看似是在夸乌克兰,实则是在渲染一种焦虑感,强调美国需要更大力度支持乌克兰,同时再次把中国设定成“敌手”。这番操作,实则一箭三雕。
一方面,他对内煽动民众情绪,强化“中国威胁”论;另一方面,对外逼迫盟友跟进制裁中国;再者,还试图通过舆论施压,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背锅”。
凯洛格的论调并非空穴来风。9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曾在与欧盟官员通话时提出,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征收100%的“二级关税”,作为制裁俄罗斯的一部分。此举不仅严重干扰全球供应链,也表明美方正在把俄乌冲突当作打击对手的工具。
特朗普的盘算很清楚:一边打着“和平”的旗号,一边施压盟友加码对中国的经济打击。他甚至向七国集团施压,要求他们一并行动,对购买俄油的中国和印度征税,试图切断俄罗斯的能源收入。
但欧洲国家并不买账。在美国不断拱火的同时,法国、德国等国都派出代表团访问中国,表示希望加强双边合作,继续保持对话渠道。欧盟内部也有不少声音认为,不能再充当美国的工具,要为自身利益考虑。
中国方面看得也很透。在9月15日下午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明确指出,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活动符合世贸规则,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到干扰。中方将继续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促成和平谈判。
这场“拉中国下水”的戏码,终究成不了戏。凯洛格还提到一个细节,他说俄罗斯与朝鲜的军事合作,说明俄军已经“走投无路”,甚至需要引进朝鲜士兵。此言一出,媒体迅速跟进,炒作中俄朝之间的“军事联盟”。
但仔细一看,这种说法漏洞百出。俄罗斯确实面临西方重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完全依赖中国。俄乌冲突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地缘政治问题,不是谁说停就能停的。中国也从来没有表态要主导这场冲突的走向。
更何况,俄罗斯不是一个会轻易听命于他国的国家。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一直强调主权独立,他在三月曾说过,愿意停火,但前提是必须有长久和平,并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在没有实现战略目标前,俄方不会轻易妥协。
这就说明,凯洛格所谓的“中国一句话就能让战争结束”,根本站不住脚。那句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俄乌战争不是简单的“谁支持谁”的问题,而是牵涉历史、地缘、民族、资源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冲突。
凯洛格的言论只是想把焦点从俄罗斯身上转移出去。他知道战争打得久了,美国民众会疲惫,欧洲也会不满。如果能把责任推到中国头上,舆论就会暂时“安静”下来,美国就能继续从中操盘。
但中国不会接这个锅。中方多次强调,任何单边制裁都没有出路,强行施压只会加剧对抗。中国倡导的是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不会在别国的操弄下改变自己的立场。
不仅如此,中国还在积极推动政治解决方案。早在去年,中国就提出了“十二点和平建议”,包括停火、恢复谈判、重建基础设施等内容,为和平提供了实际路径。而且中国还与多个“全球南方”国家一道,发起成立了“乌克兰和平之友”小组。
这才是真正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行为。再看美国这边,特朗普一方面高喊和平,另一方面却在背后怂恿北约继续加码军援。他还在社交媒体上煽动对中国加征高达100%的关税,声称这样才能结束战争。
这到底是想促和,还是想牟利,明眼人都看得出来。9月14日,中方由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带队与美方展开新一轮经贸会谈,关税问题是焦点之一。这说明中方并没有因为美方的指责而退让,反而更加坚定了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信心。
这种沉稳,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态度。相比之下,美国的一些政客,动不动就拿“战争”“压力”“制裁”做文章,反而把世界局势搞得更复杂、更动荡。
说到底,这场俄乌冲突能否停火,要看冲突双方的诚意,也要看国际社会的智慧。不是靠一句话、一个关税、一个威胁就能解决的。中国不会被这种“拉下水”的伎俩影响,更不会在没有原则的情况下做出妥协。这就是中方的态度——冷静、负责任、有分寸。
信息来源:
【1】美特使声称“如果中国今天切断对俄罗斯的支持,战争明天就结束”,中方驳斥
2025-09-15 16:17·环球网
【2】美国俄乌问题特使泼脏水:要是中国停止援助,战争明天就结束
2025-09-15 08:18·观察者网
来源:博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