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您看清初这庙号,真是乱成了一锅粥!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位皇帝愣是挤出来“三祖一宗”,这“祖”是不是也太不值钱了?
您看清初这庙号,真是乱成了一锅粥!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位皇帝愣是挤出来“三祖一宗”,这“祖”是不是也太不值钱了?
清末期黄龙旗
尤其是顺治皇帝,六岁娃娃登基,实权都在多尔衮手里,居然混了个“世祖”庙号;他儿子康熙更离谱,守成之君偏偏安上个“圣祖”名头,听着尊贵,细琢磨简直能让人笑掉大牙。今天,咱就掰扯掰扯,这庙号里头,到底藏了多少水分和笑话!
顺治帝
要说清楚这事儿,咱得先明白“世祖”这庙号的分量。自古以来,能称“世祖”的,那都得是王朝的“再造之主”或“一统之君”。
东汉开国的光武帝刘秀,从王莽手里抢回汉家江山,这叫中兴,他是世祖
刘秀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大元、一统天下,他也是世祖。
就连曹丕、司马炎这种,也是正式开了新朝、追封父祖为太祖后,自己才得了个世祖。
曹丕
司马炎
可到了顺治爷这儿,就有点“名不副实”了。他六岁登基,在位前八年完全是摄政王多尔衮的傀儡。
多尔衮
清兵入关、定鼎北京、扫荡李自成、消灭南明弘光政权——这些奠定清朝天下的硬仗,全是多尔衮的手笔。顺治皇帝直到多尔衮死了才真正亲政,虽后来有所作为,但比起前面那些真正“打天下”的世祖,他这“开国成色”明显不足。说白了,他能得这“世祖”,全靠儿子康熙皇帝硬捧,属于“父凭子贵”,打了一个大大的擦边球。
如果说顺治称“祖”还只是勉强,那康熙的“圣祖”庙号简直就是荒唐至极!自古庙号制度讲究“开疆为祖,守成为宗”,康熙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前面三代人已经把江山打下来了,他做的更多是巩固和治理。
康熙
汉武帝北击匈奴、开疆万里,庙号也只是“世宗”
汉武帝
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也只是“太宗”。
唐太宗
这两位千古一帝都没敢称“祖”,康熙何德何能?更可笑的是“圣祖”这个名号本身。这不是雍正发明的,唐宋时期就有,但那是用来追封老祖宗的——唐朝追封老子李耳为“圣祖”,宋朝追封赵玄朗为“圣祖”,都是把神话人物请出来给自家脸上贴金。
李耳
雍正居然把这个本该给神仙祖宗用的庙号,按在了自己老爹头上,简直是不伦不类!要说雍正为什么这么做,恐怕是私心作祟——他早就盯上了“世宗”这个代表守成令主的好庙号,舍不得给康熙用。为了显示孝心,又非要给父亲上个特别尊贵的庙号,结果闹出这么个大笑话。
纵观清初这“三祖一宗”,简直是一场庙号上的“通货膨胀”。太祖开基、太宗改制还算实至名归,但从顺治的“擦边球”到康熙的“神仙号”,越发显得名不副实。尤其是康熙这个“圣祖”,既违背了“祖有功而宗有德”的礼法古训,又开了个荒唐的先例,成了后世史家眼中一段耐人寻味的笑谈。
雍正
庙号本应是对帝王一生功业的庄重总结,如此滥用,反倒成了子孙们标榜孝心、甚至暗藏私心的工具,让人不禁摇头叹息。!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明泽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