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水本来就不是Gucci的主打,也就那回事儿吧。”这是90后的丁丁看到Gucci最新广告时的第一反应。
这几天,Gucci罪爱炽烈香水全新上市。
广告上酒红色的大背景来得炽热,却难掩品牌衰退的尴尬。
从多年前的“一包难求”到如今的“店都不想留”,Gucci到底是怎么了?
01
“香水本来就不是Gucci的主打,也就那回事儿吧。”这是90后的丁丁看到Gucci最新广告时的第一反应。
多年前海外留学时,丁丁是Gucci的常客,“大概三、四年了吧,再没买过,就是那种背不出去还不保值的感觉。”
不少和丁丁一样的人正在远离Gucci。
这个曾经正统的奢侈品品牌,一路下滑。
上个月底,Gucci关了在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的门店;今年2月,一天之内关闭两家上海门店。
要知道,上海一直以来都是Gucci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有数据统计,从去年下半年以来,Gucci已经先后关闭了包括沈阳、大连、太原等在内的6家店。
放眼全球市场,今年上半年Gucci共关闭店铺18家。
关门大吉之外,业绩也在下滑。
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Gucci品牌实现营收30.27亿欧元,同比下降超25%。
相比之下,营业利润更是降至4.86亿欧元,几乎腰斩。
Gucci作为主品牌,其业绩直接拖累了整个集团。
上半年,开云集团营收同比下滑16%,净利润大跌46%。
关店与业绩双杀,Gucci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02
从去年开始,奢侈品行业的情况一直不好,尤其在中国市场。
调研机构贝恩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内地个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下降18%—20%。
不只是Gucci,LV 和香奈儿也在去年有关店。LVMH集团同样营收利润双降。
“信心不足”是首要原因,不少高净值客户更加保守。
也对,当前环境下,人们更务实,与其花大价钱买个包背着不如攒点儿黄金合适。
这个角度而言,如果非要说Gucci输给了时代可能有些过了,但好像能说它输给了形势。
这让我想起当年被微软收购时,诺基亚前CEO史蒂芬·埃洛普说过:“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怎么地,我们输了。”
Gucci真的没做错什么么?
有一点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奢侈品品牌都下滑。
比如爱马仕上半年营收增长8%;Prada集团下的Miu Miu同期内实现了近50%的增长。
而购买奢侈品的用户,除了看重设计和品牌,也在乎其保值功能。
二手奢侈品市场上,Gucci的部分款甚至半价出售。
大环境固然艰难,但Gucci的问题,显然不止于“时运不济”。
03
Gucci没逃过奢侈品行业的下滑,这不怪它,但自身的表现也的确是拖了后腿。
曾经的Gucci,在审美上能够引发消费者的认同,但如今,呵呵。
从前创意总监的极繁主义到现在的极简主义,彻底颠覆了Gucci的风格,且眼下主推的“安可拉红”也是让消费者一言难尽。
如果说审美方面的偏差相对主观,不同人有不同看法的话,那么,Gucci的渠道策略就是实打实的减分项。
作为一个奢侈品品牌,Gucci的门店数量7年间从498家扩展到799家。
在中国市场下沉速度也很快,这让品牌的稀缺性大打折扣。
用大众品牌的渠道来销售奢侈品,你让那些忠实用户作何感想?
此外,Gucci还在中国开了不少奥莱店。
奥莱,给人的印象是销售打折款,而Gucci的不少新品没多久就流到了奥莱。
所以,它还值钱么?是否能把这理解为自降身价呢?
还有,产品质量。
虽然,奢侈品更多的溢价在于品牌的沉淀和传承,但最基础的质量也是不能忽视的。
不少消费者反映,Gucci产品存在皮革开裂、黑皮泛白,甚至印花掉色的情况,这种品控,恐怕不该是一个奢侈品品牌该有的。
人们总说,时尚是个轮回。
或许某一天,Gucci 曾引以为傲的极繁风格会再次流行,但满身漏洞的Gucci,真的能撑到那一天吗?
来源:睿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