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人(1825期)一日双箭!捷龙三号和长七A火箭成功发射;欧洲急推D2D星座追赶星链;美商业卫星联合体演示高超音速目标追踪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0 05:01 1

摘要:#一箭十一星!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圆满成功将吉利星座05组11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9月9日3时48分,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点火升空,采用一箭11星海上发射方式,将吉利星座05组11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捷龙三号火箭由中国航天

——狄德罗

#一箭十一星!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圆满成功将吉利星座05组11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9月9日3时48分,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点火升空,采用一箭11星海上发射方式,将吉利星座05组11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捷龙三号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火箭采用四级固体发动机串联布局,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航天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500公斤。

这是捷龙三号火箭为满足吉利星座快速组网需求执行的第2次发射任务,是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的第7次发射。为适应快节奏发射需求,型号试验队迅速做好了火箭状态准备、地面发射支持系统检修维护等工作,并对火箭控制系统、测发控系统进行了持续优化,以能打硬仗、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为用户星座组网提供高效安全的发射服务。

#

9月9日10时00分,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随后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继3时48分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同日实施的第二次发射任务。

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是我国新一代中型高轨液体运载火箭。本次是长七改火箭首次执行中轨道发射任务,型号队伍通过加强火箭芯三级贮箱结构、改变芯三级发动机启动次数等方式,将长七改火箭中轨道运载能力从7吨级提高到8吨以上,提升了火箭的任务适应性。

此外,型号队伍通过优化总装测试流程,将火箭发射准备周期从23天压缩至19天,进一步适应未来高密度发射需求。

遥感四十五号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4次发射。

#联通卫星业务上线!联通卫星业务上线!10元/月,8省(市)用户可尝鲜工信部昨日向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牌照,联通随即推出“联通卫星”业务,月租10元含2分钟国内通话,可在地面网络盲区提供应急语音与短信。首批开放天津、山西、安徽、江西、湖北、贵州、广东、海南,仅限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使用,并需支持联通卫星功能的终端。移网用户(不含无语音卡、物联网、虚商)可办,退订即失效、当月费用不退;若关闭国际漫游,卫星功能同步停用。联通承诺按最小必要原则与天通共享位置信息。

#

2025年9月,雷神技术、L3Harris、Capella Space、Hawkeye 360与Rocket Lab等五家美国公司联合宣布,已完成首次“纯商业”高超音速载具追踪演示。试验动用Capella的SAR卫星、Hawkeye的射频测绘星座、Rocket Lab的“全球哨兵”红外探测器以及雷神/L3的AI融合地面站,在太平洋上空成功锁定并持续跟踪一枚速度超过Mach 8、机动变轨的试验滑翔体,定位精度优于50米,延迟低于30秒。系统通过天基红外初探、SAR成像确认、射频被动校核的三级接力,实现对雷达隐身、GPS干扰环境下目标的“多域固链”。项目由太空军“商业高超音速追踪”专项拨款1.2亿美元资助,目标在2027年前部署18颗专用卫星,形成全球实时 custody 能力。此次演示被视为美国把高超音速防御从“政府机密”转向“商业快速迭代”的关键节点,也为后续北约及印太盟友采购天基预警服务提供即插即用样板。

#FAA放行“猎鹰9”发射频次翻倍,星舰环评继续“卡壳”

2025年9月6日,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宣布完成猎鹰9火箭年度发射限额评估,同意将SpaceX从现批准的最大60次/年提升至120次/年,涵盖卡角与范登堡两大靶场。FAA称,基于过去两年猎鹰9零事故记录、回收船降噪改进及轨道碎片减缓数据,无需再做全面环评,只需每次发射前更新弹道与落区即可。新许可立即生效,意味着SpaceX可在2026年底前以平均每周2.3次节奏部署“Starlink V3”与拼车任务,为星链全球手机直连星座提供运力保障。与此同时,FAA对星舰的第五次综合试飞(IFT-5)仍持“环境评估”状态,要求SpaceX补充超重型助推器水上软溅落噪音、甲烷排放与德州博卡奇卡海滩生态影响报告,预计最早11月才能决定是否发放许可。业内人士分析,猎鹰9获批提速将缓解SpaceX因星舰迟滞带来的发射瓶颈,但星舰若年内无法通关,2026年后星链二代部署及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任务仍面临运力缺口。

#

松下航空电子(Panasonic Avionics)与海事卫星天线巨头Intellian宣布合作,共同开发全球首款“仅支持低轨卫星”(LEO-only)的航空终端,专为商业航班设计。该终端基于Intellian的多波束相控阵天线技术,针对OneWeb等LEO星座优化,目标是2026年完成认证并交付。与现役GEO/LEO混合终端不同,新设计去除机械转动部件,采用全电控扫描,降低重量与阻力,可节省航空公司燃油。松下将整合其“新一代连接服务”平台,结合LEO低时延与全球覆盖,为乘客提供机上流媒体、实时云应用等体验,同时为航司开辟新营收渠道。双方称,这是航空互联从“GEO补充”迈向“LEO原生”的关键一步,将重塑行业成本与性能基准。

#AeroVironment斩获2.4亿美元太空激光通信终端大单

美国防务与空间技术公司AeroVironment宣布获得一份价值约2.4亿美元的多年期合同,为未披露客户提供“长途激光通信终端”,用于太空应用。该订单是公司历史上最大单笔空间业务合同,将显著扩大其在激光通信领域的市场份额。新终端采用AeroVironment自研的相干光通信架构,支持星间、星地双向高速链路,单通道速率不低于100 Gbps,具备低功耗、小型化、抗干扰和快速捕获跟踪能力,可满足低轨星座、地球观测及军用中继等场景需求。公司表示,将在2026年底前完成首批交付,并保留后续扩容选项。此次合同不仅巩固了AeroVironment在军用激光通信的领先地位,也为其2026财年营收贡献约19%预期增量,刺激股价单日上涨超12%。

#

2025年9月,全球遥感数据供应商BlackSky与芬兰SAR卫星运营商Iceye宣布加入非营利联盟“地球数字孪生组织”(EDTO)。该组织旨在融合多源卫星影像、物联网传感、AI与云计算,构建高刷新、厘米级精度的“动态虚拟地球”,为政府、保险、能源、防务等行业提供实时决策层。BlackSky将贡献其30余颗光学卫星的亚米级图像和小时级重访能力,Iceye则提供昼夜全天候SAR数据,填补云层与夜间盲区。双方数据将统一接入EDTO的开放标准接口,与已有成员Maxar、Planet、微软Azure等实现互操作。项目首阶段聚焦沿海洪涝、森林火灾和基础设施形变三大场景,计划在2026年Q2推出公测版。EDTO预计,数字孪生地球市场2030年规模可达千亿美元,新成员加入将显著加速实时数据层完备,并推动全球气候适应与灾害响应进入“分钟级”时代。

#

2025年9月,美国太空发展署(SDA)创始主任Derek Tournear正式卸任,赴阿拉巴马州奥本大学担任“太空体系架构”杰出讲席教授兼国家空间防御实验室主任。Tournear自2019年组建SDA起,主导“国家防御太空架构”NDSA(现名Proliferated Warfighter Space Architecture),用四年时间将128颗传输/跟踪卫星送入轨道,并锁定2027年前部署超400颗LEO节点,被誉为美军“卫星群之父”。其离任前已推动SDA并入太空军流程,并敲定2026财年预算跃升至70亿美元。奥本大学表示,Tournear将带领跨学科团队研究“可消耗卫星”低成本设计、AI在轨自主管理与商业航天快速集成,为国防部及NASA培养下一代太空架构师。SDA副手Colonel Russell “Russ” Leedy暂代署长,太空军预计年内完成全球遴选继任者。行业评论认为,Tournear从政府到高校“旋转门”式流动,有助于把美军LEO分布式理念固化到学术与产业链,进一步降低小卫星成本并加速商业技术军事化。

#9月8日,「小米集团职业道德委员会」今日发布内容邮件,通报对王腾违规违纪的处理决定。

中国区市场部员工王腾,泄露公司机密信息,且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根据《小米集团员工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小米集团诚信廉洁守则》等制度规定,公司决定给予王腾辞退的处分。根据王腾微博认证信息显示,王腾任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其职级为21级,为中层管理干部。

随后,小米王腾发文道歉发博称,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

#马斯克:特斯拉AI5芯片将成「史诗级」产品9月7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帖透露,刚和特斯拉AI5芯片设计团队完成一场非常出色的设计评审,称这款芯片将成为「史诗级」产品,他还预测下一代的AI6芯片有望成为迄今为止最出色的AI芯片。

马斯克还表示:「从研发两种芯片架构转向专注于一种,意味着我们所有的芯片人才都将集中精力打造这一款卓越的芯片。现在回想起来,这无疑是个显而易见的正确决策。」

马斯克还在评论区表示,他认为AI5可能是对于参数数量低于2500亿的模型来说最好的推理芯片,「它的硅片成本最低,性能功耗比也最高,AI6会更进一步。」

据今年7月份的相关报道,特斯拉AI5芯片将专注于车辆推理(例如自动驾驶)计算集群训练,有望于2026年底开始量产;特斯拉AI6芯片将采用可扩展设计,不仅适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形机器人,还可能扩展到AI数据中心。

此外,AI6首批样品预计将在三星电子位于韩国的代工和封装工厂开始生产,随后,三星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代工厂将进行AI6芯片的量产,三星的得州工厂于2025年投入运营。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主笔记者:李刚、魏兴、张雪松、霍剑、乐瑜、稻子、赵栋策划部:杨艳、若㼆、李真子视觉总监:董泞专业摄影:冯小京、宋伟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行政部:姜河、林紫业务部:王锦熙、瑾怡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杂志订阅,
·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许克新、董今福·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卫星与网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