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批评明星就是道德绑架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1 01:47 1

摘要:镜头扫过台下,突尼斯导演哈尼亚的《欣德·拉贾布之声》刚放完,24分钟掌声像潮水,有人举着巴勒斯坦国旗哭到发抖。

威尼斯的海风带着咸腥味,辛芷蕾捧着奖杯笑得很甜。

镜头扫过台下,突尼斯导演哈尼亚的《欣德·拉贾布之声》刚放完,24分钟掌声像潮水,有人举着巴勒斯坦国旗哭到发抖。

同一座大厅,中国女星一句“世界和平”就结束发言,像往沸腾的锅里泼了杯温水。

沉默不是中性色。

当加沙的废墟照片在社交媒体刷屏,当联合国报告里“平民死亡”四个字越来越重,一个拥有千万粉丝的面孔选择把话筒递给空气,这空气里就自动填进了以色列军机的轰鸣。

有人替她辩解“艺人不该碰政治”,可电影节本身就是政治,哈尼亚的片子能拿奖,就是因为评委们把票投给了立场。

想起爷爷讲过1937年的南京。

拉贝日记里那些“国际安全区”的草图,和今天加沙学校墙上用红漆画的“UN”几乎重叠。

中国人对“种族灭绝”四个字该有肌肉记忆,这不是道德高帽,是历史留在基因里的疼。

当年白求恩漂洋过海来帮中国,现在轮到中国人把这份人情往哪儿还?

辛芷蕾团队可能算过账:发声会掉代言,沉默只掉口碑。

但威尼斯场外那些游行的意大利学生,举着“你们的沉默是子弹”的标语,把这笔账算得明明白白。

品牌可以换代言人,废墟里长不出新童年。

最讽刺的是,她穿的高定礼服裙摆上绣着和平鸽。

设计师大概没想到,这鸽子飞不过地中海,在加沙上空会被导航成“此处无信号”。

来源:才高八斗画板D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