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2023年的秋风吹过湖南大学的校园,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703班的李方时,毅然按下了求学生涯的暂停键。“休学创业”这个人生转向,成为他双轨创业征途的起点。
当2023年的秋风吹过湖南大学的校园,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703班的李方时,毅然按下了求学生涯的暂停键。“休学创业”这个人生转向,成为他双轨创业征途的起点。
一手主导研发的“排水管网智慧检测解决方案”,填补了国内复杂工况小口径管道检测技术的空白,为城市地下迷宫装上“透视眼”;另一手联合创办Magosmaster团队,首创全球首款以魔术为题材的智能情感陪伴机器人品类,斩获深圳科创学院50万元种子轮投资。李方时用行动诠释,湖大人探索未知的疆域,从无畏惧。
李方时与机器人的缘分,早始于童年四驱车赛道上的驰骋。12岁的他已拥有了自己的航模,在调参、芯片与单片机的世界里埋下热爱的种子。
本科期间,李方时一头扎进各类科研项目与学科竞赛,Robot工作坊成了他的“第二课堂”。为了心中那个“让湖大旗帜飘扬在中国机器人大赛颁奖台”的期望,学校的工训中心见证了他无数个日夜。调参数、调零部件、调无人机,在一个个微小的调动中让无人机飞得更稳、更准。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十岁那年,他带领团队如愿以偿。
从湖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到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湖南省赛二等奖,再到中国机器人大赛、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赛、智能机器人格斗大赛三项国家级一等奖,一张张奖状背后,是他对“动手”实践的极致诠释,更是湖大“实事求是,经世致用”育人理念的生动注脚。
本科期间,李方时(右)在湖南大学工训中心指导设计机器参数
李方时(中)和团队成员讨论无人机方案
实验室的成功并未让他止步不前。读研期间,院长与辅导员的一句问询,点燃了他心中蛰伏的渴望:“我立刻意识到,这或许是把多年的动手热情转化为真实生产力的跳板。”2023年初,深圳科创学院冬令营不仅成为他技术落地的起点,更让他结识了如今的香港合伙人。
一边是未竟的学业,一边是难得的创业机遇,李方时毅然选择了休学创业的双轨并行。这种清醒而果敢的决断力,支撑他渡过了创业早期的激流险滩,也完成了从竞赛好手向实战创客的惊人蜕变。
李方时的双轨创业版图,闪耀着“组合式创新”的智慧光芒,即将现有要素创造性重组,于需求交织处开辟新途。
城市地下管网检测项目的诞生,源于合伙人导师反馈的行业痛点:人工检测地下管道常遭遇剧毒气体威胁,现有机器人笨重难拐弯,效率低下。李方时跳出实验室,下沉到工人中,“路上碰到管网师傅就聊聊天”,他深知一线需求是创新的最佳导航仪。缺乏工程经验的团队,积极整合网络资料与工程师经验,在无数次实地测试中“把杂七杂八的信息凑起来”,最终打磨出为城市地下迷宫装上“透视眼”的可靠方案。
而全球首创的情感陪伴魔术机器人的构想,则来自一次香港商会交流的灵感火花。当魔术师提出将魔术融入STEM教育时,李方时团队敏锐洞察到更深层的社会需求——当下儿童普遍面临情感陪伴缺失的孤独。于是,“以魔术为载体的情感陪伴机器人”这一全新品类应运而生。
“当发现人群需要ABC功能,而现有产品只有AB或BC,那把它们整合到一起做个新产品,就能满足需求,创造机会!”李方时如是说。
如今,双轨项目的齿轮正以不同节奏转动。魔术机器人正加速产品化,计划“今年完成研发,明年上半年跑通量产流程”。排水管网检测设备则面临更大挑战:“特种设备研发耗资,已投入200万,还有1000万资金缺口。”团队稳健如初,策略清晰:“先稳扎稳打做好基本功——防水、可靠性、降低维保成本。”同时,开发通用型设备满足不同场景,赚取现金流养活团队,并持续优化核心技术。
李方时在双轨创业路上展现的破壁勇气、跨界思维与扎根现实的执行力,深深烙印着湖南大学实践育人的特质。从Robot工作坊的深夜灯火到工程训练中心里的无数次失败与调试,湖南大学提供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让梦想扎根、试错、生长的勇气和平台。
李方时与同伴拍的湖南大学第二院
未来,李方时将继续在排水管网智慧检测与情感魔术机器人的创新赛道上开拓前行。而在湖南大学校园内,更多“李方时式”的学子将携带这份敢为人先的基因,怀揣对真实世界的关切,走出实验室舒适区,以青春之热忱点燃更多创造星火。
部分素材来源:湖南大学官网/官微、新湖南、HNU Robot工作坊、红星云、湖南招考等
来源:湖南大学本科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