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勇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控告申诉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曾获评“武汉市金牌调解员”“武汉市检察机关优秀办案检察官”“江岸楷模”等荣誉称号。
在岸检,有这样一群人
庭审唇枪论曲直,倾听疾苦伏案卷
手持法律千钧剑,守护青绿和民安
他们将个人成长融入全院发展
努力担负起新时代赋予
检察人员的新使命
扎实践行
“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
的新时代检察精神
江岸区检察院推出了“岸检星故事”专栏
一起倾听身边榜样的成长故事
个人简介
李勇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控告申诉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曾获评“武汉市金牌调解员”“武汉市检察机关优秀办案检察官”“江岸楷模”等荣誉称号。
成长感悟
坚守为民情怀,服务信访群众
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我已从事控申岗位十年有余。这十多年里,我接待了信访群众5000余人,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50余起,看见过因案致贫无助的双眼,握住过因遭受不公而颤抖的双手,传递过“雪中送炭”的检察温暖……那些情景,让我深切地感到肩上担负的责任。这是检察人的责任,更是人民的重托,只有立足岗位、恪尽职守、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才能不辜负这份信赖与责任,才能让胸前的检徽熠熠生辉。
记得刚来控申部门的时候,心里多少有一些想法——这里没有斗智斗勇的侦查办案,也没有慷慨陈词的法庭辩论。这里大多是与群众相关联的小事,甚至是扯皮拉筋的麻烦事。十多年过去了,再回首,那些曾经的想法未免太简单肤浅。对内,控申是受理法律监督线索的入口,它像一道闸门;对外,控申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平台,它是一扇窗口。控申,人不多,是一个小部门,但同样发挥着大作用。
控申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检察机关的具体实践。新时代,群众的法治意识越来越强,涉检信访量较大,办好案件不容易,处理好涉检信访也不容易。但如果处理不好,小事会酿成大事,会影响检察机关的形象,影响法律尊严,影响民心向背,影响社会稳定。
面对信访压力,我们不能懈怠不能逃避,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守为民情怀,通过务实举措,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司法办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尽最大的可能化解人民群众的信访矛盾,厚植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要真心,不能推。群众到检察院信访,是对法律监督机关的信任。我们作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要认真倾听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合理诉求。如果我们简单生硬对待群众,漠视他们的权利,久而久之,群众就不会理解支持检察工作,就不会相信公平正义,而这样是很危险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就是告诫全党同志,没有比忘记初心使命、脱离群众更大的危险。
二要耐心,不能急。群众到检察机关信访大多情绪激动,有些群众看问题较为片面。接待时,除了法律功底、政策水平、满腔热情,还要有耐心。让群众有话讲出来,有火发出来,心平气顺了,化解矛盾就容易一些。
三要细心,不能乱。不管信访矛盾多尖锐,问题多复杂,一定要沉得住气,控得住场。对群众诉求,要准确把握;对群众情绪,要教育疏导;对群众疑惑,要逐一回应,既解开“法节”,也解开“心结”,让群众理解法律、认同法律、信服法律,自愿息诉息访。
个人简介
李其容,中共党员,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硕士。现任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部三级检察官。曾获评“武汉市检察机关行政检察业务能手”,荣获个人三等功二次。
成长感悟
为民而行,得民之心。这是我对民行监督工作的最大感悟。我的工作扎根于人民群众,切实听取群众诉求,为普通群众奔走呼号。我拿着放大镜在汗牛充栋的卷宗里查找案件线索;倾听当事人诉求积极主动释法说理;在纷繁复杂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里抽丝剥茧,进行缜密的法律分析......通过一个再审、一份检察建议帮助当事人找回公平正义。每一次的纠正都关系到当事人能否从失信名单中撤下、执行款能否及时领取、赔偿损害金能否获得。这项工作实实在在地保护着每一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案件结束后当事人送来的锦旗是对这份工作的最高评价。
近年来,民行检察业务从个案监督逐步聚焦类案监督。对办理案件过程中出现的高频同类问题提出检察建议,并对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与有关部门积极对接,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工作,切实做到“办理一案”达到“治理一片”的效果。比如2024年我院在收到当事人与某网络直播公司合同纠纷申诉后,通过对同类案件逐一细致审查后,认为当前直播行业领域因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存在纠纷隐患,遂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对辖区内涉直播类公司予以关注,加强行政监管和指导。此外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归纳总结,形成专题报告,推进职能部门对新业态领域的监督管理。
心怀信仰,路至远方。让当事人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每一个民行人的信仰。怀揣着这样的美好愿景,我将继续手握监督利剑,披荆斩棘,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法治产品,传递法治正能量!
来源:江岸检察
来源: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