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元璋那张被画成弯月似的下巴,小时候在村口晒太阳的老爷爷能给你讲三天三夜——说那是“地包天”,天生带粮库,一辈子饿不着。
“鞋拔子脸”居然成了帝王标配?
朱元璋那张被画成弯月似的下巴,小时候在村口晒太阳的老爷爷能给你讲三天三夜——说那是“地包天”,天生带粮库,一辈子饿不着。
听着玄乎,可谁不想信?
毕竟一个放牛娃、乞丐、和尚,最后把蒙古铁骑赶回老家,这剧情比爽文还带劲。
真扒开史料,朱元璋的“地包天”不是滤镜,是实打实的反咬合。
现代牙科管这叫Ⅲ类错颌,轻则嚼东西嘎吱响,重则脸歪嘴斜。
可放到元末,老百姓哪懂X光片?
他们只看见这张脸的主人带着红巾军一路开挂:先娶到白富美马姑娘,再收编各路山大王,最后在南京坐上龙椅。
于是“下巴往前兜,江山就到手”成了新迷信,媒婆说亲先看牙,牙床突出的彩礼都能多要两担米。
其实朱元璋赢不在下巴,赢在会算人心。
他懂饿肚子的滋味,所以打下城池先分地,给农民发“户口本”——鱼鳞册,谁种多少亩写得明明白白,税直接交到朝廷,中间商别想抽成。
这一招比任何面相都管用,老百姓立马把他当自家人。
再加上他搞“里甲连坐”,十户绑一起,谁当逃兵全里同罪,硬生生把松散农民拧成纪律部队。
这套组合拳,比下巴形状硬核多了。
民间传说爱偷懒,总把复杂故事压缩成一句顺口溜。
“地包天吃不干,天包地穷到底”听着押韵,细想全是漏洞——明朝后期那些饿得卖儿女的佃农,难道个个上颌突出?
现代牙科门诊里,反咬合的程序员照样熬夜秃头,上颌前突的网红却能靠直播年入千万。
基因彩票确实发牌,但怎么打还是看手气加技术。
有趣的是,朱元璋自己可能也半信半疑。
他让画师把下巴画得更夸张,民间版本越传越邪乎,反而成了权威认证——就像现在网红故意加深滤镜,越不真实越有人信。
说到底,面相是古代的“大数据”,样本偏差大得离谱,但架不住人类需要故事来解释命运。
所以下次再听见“下巴决定富贵”,可以笑着回一句:朱元璋要是生在现代,可能正戴着牙套在地铁里刷题。
毕竟决定人生的,从来是夜里不灭的油灯,不是灯影里的轮廓。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