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选择的这个AI平台,背后是量化交易(Quant Trading)模型。它不需要知道公司是做什么的,也不关心老板有没有跑路。它的世界里只有一样东西:数据。
“别再相信K线图了!你每天熬夜复盘,还不如AI动一下手指头。”
说这话的是我的发小,一个硅谷回来的AI工程师。去年春节聚会,他看我手机里一片绿油油的基金和股票,轻飘飘地来了这么一句。
我不服气。炒了五年股,交了多少学费,难道还比不过一段代码?“你就是个炒股的,而AI,是‘收割’炒股的。” 他最后补充了一句。
这句话像根刺一样扎在我心里。一气之下,我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拿出10万块本金,完全交给一个AI炒股程序操作半年,看看它到底有多神!
如今半年期限已到,结果出炉。这个结果,没有赢家,却让我这个老股民惊出一身冷汗,也彻底想明白了未来散户的生存之道。
我选择的这个AI平台,背后是量化交易(Quant Trading)模型。它不需要知道公司是做什么的,也不关心老板有没有跑路。它的世界里只有一样东西:数据。
海量数据:它每秒分析全球数十个交易所的行情、成千上万只股票的走势、宏观经济报告、社交媒体情绪、甚至新闻关键词。无情绪交易:它从不恐惧,也从不贪婪。股价暴跌时,它不会吓得割肉;股价暴涨时,它也不会冲动追高。它的每一个买卖决策,都冷酷地基于预设的算法和概率。高频微利:它赚的不是“翻倍”的钱,它赚的是“概率”的钱。通过每秒可能进行上百次交易,捕捉极其微小的价差,积少成多。第一个月,我的账户盈利了15%。 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段时间,A股震荡下行,我身边的朋友都在哀嚎,而我的AI却在不声不响地稳定“抽水”。我甚至开始幻想,靠这台“印钞机”提前实现财富自由。
然而,神话在第四个月被彻底打破。
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爆发,全球市场恐慌性暴跌。这种由人类情绪驱动的“黑天鹅”事件,完全超出了AI历史数据的训练范围。
它的反应是什么?
基于历史数据回测,这种暴跌是“极小概率事件”。于是,它的算法判断这是“抄底”的最佳时机!
它开始疯狂地执行买入指令,不断补仓,试图拉低成本。结果可想而知,资金就像扔进了无底洞。仅仅一周,账户不仅回吐了全部盈利,还产生了超过20%的巨额亏损!
我坐在电脑前,手脚冰凉。我眼睁睁看着它“理性”地执行着自杀式的交易策略,却无能为力(协议规定实验期间我不能干预)。那一刻,我深刻理解了发小的话:AI确实在“收割”,但在系统性风险面前,它连自己都收割。
半年的实验到期,最终净值定格在+8.5%。跑赢了通胀,也跑赢了大盘指数,但这个过程堪称惊心动魄。
我的经历并非个例。数据显示:
辉煌的一面:全球顶尖的量化对冲基金,如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的大奖章基金,年化收益率高达35%以上,远超巴菲特。AI在绝大部分的“正常”市场里,确实是一台强大的超级发动机。残酷的一面:根据J.P. Morgan的一份报告,超过70%的量化基金模型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结构性变化和极端行情。它们可以在牛市里锦上添花,但也可能在熊市里火上浇油。AI的优势(无法替代的部分):
处理海量信息:人脑永远无法企及的速度和广度。杜绝情绪化:克服人性最大的弱点——贪婪与恐惧。严格执行纪律:100%执行策略,不打折扣。AI的劣势(无法替代人类的部分):
缺乏真正的“理解”:它不懂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护城河和老板的魅力,它只认识数据。无法预测“未知”:对于从未发生过的“黑天鹅”事件,它的预测能力为零。模型同质化风险:当市场上太多AI使用相似策略时,会导致“踩踏式”交易,加剧市场波动。实验结束,我请发小喝酒。我问他:“所以,AI到底能不能替代人炒股?”
他笑了:“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未来的华尔街,不再是人和人的竞争,而是人加AI,与另一个人加AI的竞争。”
散户的出路在哪里?
让AI成为你的“超级外挂”:用它来做最擅长的数据筛查、信息整理、情绪监测和风险提示。把它当作一个永不疲倦的实习生。把最终的决策权留在自己手里:基于AI提供的冷冰冰的数据,结合你对宏观经济的理解、对行业的洞察、对人性的感知,做出最终的“是”或“否”的决策。敬畏市场:无论是人还是AI,都必须对市场怀有敬畏之心。AI的失败再次证明,没有一种策略能永远战胜市场。这次实验让我损失了一些钱,却买回了一个无价的认知。
AI不会淘汰散户,但会使用AI的散户,一定会淘汰那些不会使用的散户。这就像冷兵器时代突然进入了热兵器时代,你苦练十年刀法,不如别人扣动一下扳机。
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股市亦然。你是选择拿起这把名为“AI”的新武器,还是选择继续用你的“木剑”,去对抗别人的“枪炮”?
答案,不在别人手里,就在你的下一次交易决策里。
来源:熹悦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