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细想,像“九三阅兵”这种早就传遍大街小巷的活动,设计师们本应该了如指掌。可事情并不顺。老板给任务,设计师看文案时却把“阅兵”误会成了啥公司的事务联欢;弄错了方向,堪称奇闻。
南京有家公司找人做广告,竟有人没听过“九三阅兵”……老板一开口,事情就往另类发展了。
老板想做一套大阅兵相关宣传,不只是要直播画面,还要配套几张特别的海报。
细想,像“九三阅兵”这种早就传遍大街小巷的活动,设计师们本应该了如指掌。可事情并不顺。老板给任务,设计师看文案时却把“阅兵”误会成了啥公司的事务联欢;弄错了方向,堪称奇闻。
面对这样的错误,老板不知该气还是该笑。其实,有些事需要随时掌握——不仅仅是节假日,像这种全国人民都关注的事情,更该心里有数。可是,这位做设计的,偏偏走了神,还把事情带到了一条死胡同上。
老板只好耐着性子说,“要是文案太难懂,你可以自己改嘛,让别人一看就明白。”谁料,设计师却直言自己没听说过啥大阅兵,埋怨老板没提前解释。如此一来,局面尴尬极了。
老板忍不住发火,直说——“中国人还有不知道九三阅兵的?”双方矛盾一下升级。
换位想想,老板本意是做一场和国家大事有关的广告宣传,是想凝聚人心。可对设计师来说,内容摸不着头脑,工作也就难做下去。
但这事没完。设计师没觉得自己有啥问题,还坚持——是真的想搞明白,不是装糊涂。老板听了,不认同:很简单的信息,怎么会不查查就开工?他心里觉得,这样下去很难做好合作。
老板于是要求广告公司换人对接。理由也很简单:干这活,基本的敏感度都没有,怎么出好作品?更何况,南京本地的大历史,别说忽略,就算外地人,来这上班也该了解。
换了人之后,第二位对接人员似乎想帮前面那个找补,说设计师太忙,连手机都没时间看。老板直接打断,“连最基本的字义都不懂,还谈什么设计……”
整个事件被发出来后,不少业内人坐不住了。有人认为这设计师是不是故意给客户添堵,毕竟行业里忙归忙,信息总归要了解。另一波人则觉得,也许真有人太专心手头的事,忽略了时代信息。
其实,广告设计师平时得与各种事件打交道。不上心,做海报能做出啥特色?连要宣传的事都不明白,设计的东西也打不到点上。能不能及时搜集材料,对结果会有很大影响。
文案还是给了原单位继续做。老板原谅了设计师,也提醒对方要用心做事,多长见识。
虽然这波合作没太圆满,但双方都各退一步。最终,女老板说,做人还是要善良,机会还是要留给愿意改正的人。事情总算有了点结局,也算给大家一个提醒——平时多看看外面的事,做事才能不出岔子。
来源:智慧苹果R